浅谈我对“少教多学”的几点看法

浅谈我对“少教多学”的几点看法

ID:46142797

大小:5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我对“少教多学”的几点看法_第1页
浅谈我对“少教多学”的几点看法_第2页
浅谈我对“少教多学”的几点看法_第3页
浅谈我对“少教多学”的几点看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对“少教多学”的几点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对“少教多学”的几点看法一、“少教多学”的必要性近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少教多学”的课题研究,也在教学上倡导“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这是因为对于我们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少教多学”的优势显而易见。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是“多教少学”,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牛在讲台下昏昏欲睡,一堂语文课下来,常常是教师神采飞扬,自我感觉良好,学生不知所云,收获甚少,甚至是一无所获。这样的课堂模式,效率极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口主学习能力极弱,创新索质和实践能力都很差等,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我们不仅会失去下一代,而且会失去民族的未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有效的教学,正如著名教育家钟

2、启泉教授指出,所谓“冇效教学”,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在新课程实施的改革中,我们广大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冇效地建构冇牛命的课堂教学,从而才能提高教学的冇效性,使教学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少教多学”就是这样一个是能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的途径。二、“少教多学”实现的可能性虽说“少教多学”是泊来品,但一方面少教多学”并非新潮的教学思想,中国早已有之。《学记》中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

3、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句话表明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牛,打开他们的思路,而不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以便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智慧和思维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悄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重在善丁•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我国另一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

4、要教”,“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由此可见,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或教学理想,它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土壤。另一方面是新加坡推行“少教多学”的确成效显著,为我们实现“少教多学”提供了成功的先例和参考。从理论到实践到成功先例,我们都应该对“少教多学”有足够的信心,这样一种教学理念的研究和推广是大有可为的。三、如何冇效实现“少教多学”一点建议很多研究都提出“少教多学”就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尽量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课堂教学一般分五环

5、节:一是出示该堂课的学习目标,自学要求;二是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三是学生汇报自学结果(学困生优先);四是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五是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从理论上看来,这样的方式比较完美,但推广之后就变味了,“先学”主要变成了强调课前用去学生大量的时间,“后教”就成了做练习、讲练习,学生的负担反而重了,学生苦不堪言。那么如何有效实现“少教多学”呢,走出这种怪圈呢?我认为在“先学”上要精选教学内容,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少教多学”之“少教”不是让教师投入得更少,更不是弃学生于不顾,把所有的问题都丢给学生,而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性,精选

6、教学内容,利用冇限的课堂教学。如我在编写高中语文必修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対教材内容就没有进行适当的选择和处理。当时所在班级共有八个学习小组,每一句的文意、用法及情感都要求学生自主分析,课堂展示效果很好,但学生却要在课下花两节自习课的时间才能完成,并且课后收获并不大。在后面讲授李清照词两首时,我吸取经验,结合学情,有针对性地对教材进行了必要的筛选,减少了学习容量,通过两首词的共同意象作为学习的切入点编写学案,并提前介绍学习时的方法,这样学生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就能完成预设目标,所有问题在课堂上就能完成,所掌握的知识也是学生真正感兴趣和需要的。所以“少教多学”课堂教学重点必须从教学

7、内容的数量转向对教与学质量的高度重视上来。教师耍精选教学内容、缩减兀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与深刻地理解「IC所学的知识,构建一个扎实稳定的知识基础。语文教师要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造、删减,增加学生选修的空间,开发优良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多学”有趣、有用的课程。语文的研究性学习应多鼓励学习者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造,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面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