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浅谈

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浅谈

ID:46152692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浅谈_第1页
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浅谈_第2页
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浅谈_第3页
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浅谈_第4页
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钢琴小品一一六月船歌浅谈【摘要】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是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魂”。12首钢琴小品组成的《四季》,充分地表达了他敏感而不凡的内心,其中《六月船歌》是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经典小品之一。本文对其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关键词】柴科夫斯基《六月船歌》俄罗斯曲式分析【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9-0094-01一、《六月船歌》的艺术特征《六月船歌》配合俄罗斯诗人普列谢耶夫创作的

2、诗歌《六月》:“去到岸边,那里的浪涛将轻吻我们的脚,神祕忧郁的星辰,……”是一首充满着无限魅力的钢琴小品。柴可夫斯基曾说:“我借助音乐语言表露我的意境和情绪。”在音乐中,他力求反映人们普遍的思想情感,用俄罗斯迷人的民间旋律,深深地浸入人们的内心,使人联想起幽静而美丽的夜晚,曲中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和若有若无的惆怅,既充分展示出了俄罗斯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柴可夫斯基特有的抒情气质,又揭示出柴科夫斯基音乐淡雅和细膩的一面,使得《船歌》成为颇具魅力的钢琴小品广为流传。1.“船歌”的特点“船歌”是一种音乐体裁,是浪漫派作曲家喜欢采用的作曲方式。最初的船歌

3、音调悠长、优美、抒情,节拍为6/8拍,调式为小调式,伴奏节奏型模仿船身均匀摇摆和摇桨的动作,富于律动。2.《六月船歌》的特别之处柴可夫斯基按照俄罗斯民族风格,重新处理了船歌体裁,这首船歌没有采用6/8拍子,他独特的运用了平缓的4/4拍节奏来模仿划船的感觉,用从容的旋律写成一首富有俄罗斯风格的乐曲。曲中极富表现力的和声和优美的多声部线条,构成了《船歌》别具一格的音乐形象。二、钢琴小品《六月船歌》的曲式结构这首钢琴小品带有俄罗斯风格的迷人旋律,徐徐流动的伴奏声部,以及具有表现力的和声织体,给人一种优美辽远的印象。全曲为复三部曲式,分三段,乐曲开始

4、的前两小节为“引子",为主题段落的进入做了铺垫。第一段和第三段为同一主题,虽然没有用6/8拍子,但4/4拍子由强拍到弱拍一摇一摆的节奏,同样体现了轻舟荡漾的形象。宁静舒缓、深沉婉约,仿佛微波轻拍船舷,又仿佛一只小船在夏夜寂静的星空下缓缓地飘荡,令人陶醉。中段的速度转快,节奏活跃自然,速度如船桨般轻松开朗,十分有生气,并从小调转入了大调,从四拍过渡到三拍。这时,第一部分如歌的行板又代替了这短暂的愉悦,外声部与内声部一应一和,旋律由原来的"独唱”变成了“二重唱”。最后,随着音乐力度的逐渐减弱,小船仿佛也慢慢离去,只留下那闪耀的星光和寂静的夜空。全

5、曲的结构:A(单三部曲式)B(开放的单二部结构)——A'(略有装饰的变化再现)(1-31)(31-53)(53-83)。第一部分(A)为再现单三部结构,以g小调为主要调式进行发展。它可分为三个乐段,即aba。第一个乐段为平行乐段,通过g小调与bB大调的转换,最后落在了g小调的主音(t)同时也是bB大调的VI级和弦上。第二乐段又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末的和声走向是属七(D7)到主音(t),显示出了乐句的稳定性;第二乐句是以重复第一乐句的主题材料开始的,由于在第8小节音乐形成了一个小高潮,从而延迟了第一乐句相应部分的音乐,使第二乐句成为了第一乐

6、句的扩充,长度是第一乐句的3倍。这样的扩充,其结果是一个两小节之后两个一小节,形成了结构的分解,之后以两小节的片段来结束,从整体看来又是前面两个一小节的综合。乐句末的和声走向为t-s-K46-D7-t,为原调的完全终止。这样的和声走向使第二乐句保持了充分的稳定意义。虽然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运用了不同的终止式,但它们的基本音型相同。紧接着为第三乐段再现部的进入,这是第一乐段的再现。这时再现部的开始为这一终止式在主调上的解决。这一乐段没有引进新的主题材料,其结构与调性相同,但所表现的意义和作用有所不同,它不再是乐思的初次陈述,而是起强调和巩固作用。

7、这种再现是揭示乐思,完成音乐表现内容的一种手段,结束在属调上。第二部分(B)是对比中段,开放的单二部曲式。之所以开放,是因为它结束在了属音。这一部分是前面主题的展开,调性转入G大调,情绪明显变开朗,产生了新的对比主题,有了更多的发展趋向。这一部分包括两个乐段,并且最后加入了连接部,目的除了为新形象做准备外,还具有一定的过渡作用。第一乐段为方整性平行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都是从主到主的进行,稳固了调性,同时也确定了新材料与旧材料的不同情绪特点,使情绪逐渐发展到高潮。第二乐段为开放式非方整性平行乐段,节奏的突然变化增加了整个情绪的紧张性,

8、伴奏声部还保持着原来的律动。紧接着进入了新的主题片段,即连接部,调性变为升C旋律大调,片段动机不断向上的模进以及连续的琶音减七和弦,以反向的主题动机衔接了主题动机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