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基础训练(1-24套)--高考历史基础训练五

高考历史基础训练(1-24套)--高考历史基础训练五

ID:46167225

大小:8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高考历史基础训练(1-24套)--高考历史基础训练五_第1页
高考历史基础训练(1-24套)--高考历史基础训练五_第2页
高考历史基础训练(1-24套)--高考历史基础训练五_第3页
高考历史基础训练(1-24套)--高考历史基础训练五_第4页
高考历史基础训练(1-24套)--高考历史基础训练五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基础训练(1-24套)--高考历史基础训练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历史基础训练五五代辽宋夏金元史(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FI耍求的)1.对后周世宗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止确的是A.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B.提高了后周军队的战斗力C.为北宋人统一创造了条件D.扩大了后周的疆域2.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的影响是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B.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条件C.消除了中央的财政危机D.使朝廷有足够的“岁币”议和3.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①清査逃避土地税的“隐田”②向享有特

2、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③寓兵于农,减少军费开支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北宋建立后,首先集中军权,这主要是着眼于A.加强军事力量B.抵抗辽的进攻C.便于保卫皇室D.防止军事割据5.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B.黄河流域政权的频繁更替C.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6.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宋元时期己经完成,以下史实最能说明这一情况的是A.元朝开通海运、漕运B.元朝淞江地区棉纺织业发展C.宋元时期对外贸易发达D.蒙古族迁入江南地区与汉族杂居7.方III均

3、税法和一-条鞭法当时都遭到人地主反对,主要是因为这两种税法A.按田亩的多少征税B.只征收实物A.必须把实物变卖成银两交纳B.把徭役和杂税分摊到田亩上&唐宋两代,民族问题呈现出不同现象和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强化与否B.封建国家的盛衰C.民族的优劣D.民族政策的止确与否9.漕渊Z盟在客观上的重耍作用是A.消除了民族矛盾B.导致了北宋的火亡C.削弱了契丹势力D.维持了长期和平10.下列关于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宋与元朝先后出现大一统局面B.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C.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D.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11.

4、10至13世纪的民族大融合和3至6世纪的民族大融合相比较,最突出的特点是A.少数民族入主中原B.民族大融合为大一•统创造条件C.内地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D.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12.两宋时期与少数民族作战的结果,不是“不败而败”,就是“战无不败”,其原因是A.两宋的兵力不如对方B.两宋的经济实力不如对方C.两宋作战战术运用不当D.两宋统治集团内部妥协、投降派当道13.秦朝、唐末、元朝时,我国居民迁徙的共同特点是A.大批北方农民迁居江南B.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内迁C.南部沿海地区居民迁往南洋D.许多中原人民迁到边鳴地区14.两宋三百年间产牛了

5、许多哲学家和不同的学派,学术气氛浓厚A.反映了两宋时期政治统治比较开明B.是宋代新的阶级力量产生的反映C.表明封建统治思想已经出现危机D.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达的表现15.王安石在世时不可能看到的经济现象是A.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B.东京普遍川煤作为生活燃料C.黄河流域大片棉花长势喜人D.在浙江可以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16.宋代私人书院与官办学校相比,其特色是A.轻视封建伦理道徳教育B.评议朝政C.鼓励讨论、辩难,学风活跃D.淘汰不合格生员17.下列对元朝历史的叙述中,不疋确的是①成吉思汗建立②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③民族分化政策不具有进步性④是

6、长期分裂后出现的大统一朝代⑤解决大都粮食泉海运和漕运的主要冃的⑥最大的外贸港口是广州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⑥D.②③④⑤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南北朝吋期和宋元吋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实际上是少数民族A.内迁杂居过程B.社会封建化过程C.民族汉化过程D.南下开发过程19.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唐帝国建立时,己经融入的边疆民族是A.匈奴、鲜卑B.突厥、匈奴C.契丹、鲜卑D.鲜卑、突厥20.契丹建国后,曾采取“一国两制”(即国制治契丹汉制待汉人),主要是因为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B.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D.中原先

7、进政治制度的吸引21.北宋询期统治者认为“富室山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Z财,乐于输纳,皆我Z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22.下列反映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是①浙江、淮河流域种植了占城稻②长江、淮河流域种植了棉花③四川纺织水平最高④泉州成为最大的対外贸易港口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3.五代十国时期,最能农现出江南丝织业兴旺的现象是A.杭州、成都等地的丝织业非常发达B.品种多样、工艺精美C.手工业技术高超D

8、.吴征收丝织甜为赋税24.下面有关我国古代棉纺织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南宋时期棉纺织业成为农村主要副业B.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