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

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

ID:46167512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_第1页
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_第2页
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_第3页
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_第4页
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龄患者全骯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Ini1=1朱小燕(金华市中医院浙江金华321017)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而发生骯关节疾病的机会大大增加⑴。全僦关节置换术是解除懺关节疾患患者的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被越來越多的老年患者们所接受。由于老年人全身各系统生理功能老化,加上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及被动活动,易引起一些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我院2006年10刀至2008年12刀共行高龄人工髓关节置换术30例,经实施针对性康复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全骯关节置换患者,男12例,女例18例;年龄71〜89

2、岁。骨折前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13例,慢性支气管炎10例,糖尿病4例。均采用競后侧切口,手术固定方式为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固定。2康复护理方法2.1疼痛的护理老年人往往对骨折及术后疼痛的耐受力下降,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疼痛的原因,并在进行搬运及康复训练时做到解释到位、动作到位、轻柔准确。如疼痛影响睡眠者,采取放松法,给予心理疏导,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对于原因确切的创伤性疼痛者,根据疼痛程度合理用药。2.2饮食护理由于老年人消化道蠕动和吸收能力减退,木组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因此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以及含钙丰富的饮食,同时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3、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应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对合并糖尿病应忌甜食,严格进行饮食管理,以利血糖的控制。2.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2.3.1压疮老年人血液循环差、卧床时间长,易发生压疮。因此,应鼓励患者行抬臀活动,每仆2小时1次对受压部位皮肤进行按摩,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换),交接班时严格细致地交接局部皮肤情况及护理措施。2.3.2坠积性肺炎老年人由于肺和血管的退行性变,换气效率低,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功能及保护性咳嗽反射敏感性下降,易因分泌物贮留引发感染,因此术前进行深呼吸及有效的咳嗽训练I•分重要

4、,从而改善肺通气功能,为术后全面康复打下基础。2.3.3便秘主动与家属交谈,讲解饮食、排便与骨折愈合的关系,采取措施辅助患者排便;术前指导患者床上排便训练。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慢,所以,应多吃含高纤维素、润便的食物,如芝麻、香蕉及其它具有通便作用的水果等预防便秘。当便秘发生时,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适当时使用缓泻剂及开塞露。2.3.4泌尿系感染老年人由于肾血流量减少、肾血管硬化、肾功能减退,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降低;老年男性前列腺肥大致残余尿量增多,易发生慢性尿潴留和下尿路感染。本组病例术后即留置导尿,保持导尿管的通畅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

5、不少于1500mb并定时更换导尿管及引流袋,每日用碘伏或温开水擦洗会阴部,保持会阴部清洁。2.3.5预防血栓老年人常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形成的患病率高,因此术前木组根据病情对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者予血管扩张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酹每日静滴250—500毫升,连用7—10天和抑制血小板凝集药物肠溶阿司匹林50mg口服,每天1次。同时借助骨科床的拉手鼓励患者练习床上坐起、翻身,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同时,牵引中一律禁止提高床脚进行头低足高的对抗牵引。2.4功能锻炼指导⑵3】2.4.1关节功能锻炼术后第1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及足趾活

6、动,练习“三点支撑”,即抬臀练习及用间歇治疗仪给予患肢由下向上按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2天抬高床头,给予半卧位,做轻柔的骯关节屈伸动作,注意屈^<45°,同时活动膝关节和踝关节。术后第3天拔除负压引流管、拍摄X线片,以判断假体位置,结合术前襯关节病变程度、假休类型、手术过程和患者全身情况,开始康复练习,练习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度。2.4.2直腿抬高练习术后第3天,患者处床边,患肢做直腿抬高动作,患肢抬高维持5~10秒,以利恢复股四头肌功能,增加腿部力量,为下地行走作准备。同时配合下肢功能锻炼器进行患肢被动锻炼,从小幅度30。开始口渐增加幅度

7、,但不能超过90。,持续1〜2周。2.4.3站立练习根据手术及患者恢复情况等而不同。如使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术中无植骨、骨折等情况,术后3天可扶习步架下床活动,患肢可以负重,而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可部分负重,行翻修术后患者完全不能负重,下地步行时间则推迟至术后3周。方法:初次离床站立,可扶助行器使用患肢负重为体重的30%,站立5〜10分;离床时,协助患者把臀部移至健侧床边,腿先离床并使足部着地,患肢外展屈髓V45。,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患腿离床并使足部着地,再扶步彳亍架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即患肢先上床。2.4.4行走练习术后5~7天协助患者扶助行器下

8、地练习行走。方法:患者双手提起助行器,向前方移动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