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环境审计

黄河流域水环境审计

ID:46172677

大小:7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黄河流域水环境审计_第1页
黄河流域水环境审计_第2页
黄河流域水环境审计_第3页
黄河流域水环境审计_第4页
黄河流域水环境审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流域水环境审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河流域水环境审计案例中国审计署—、立项背景(一)黄河流域概况。黄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其中上中游地区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7%),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流经9个省,最后流入中国渤海。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二)黄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1・洪水。黄河上、中、下游多个河段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和凌汛等自然灾害。黄河下游是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J洪水危害最为严重。黄河洪泛可能影响范涉及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耕地1・1亿亩,人口8755万人。2•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属资源性缺

2、水地区。黄河流域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580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量持续增加,导致黄河下游曾经出现过断流。3•水土流失。黄河流经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广、侵蚀强度最大的黄土高原,最多时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最多时年平均含沙量35公斤每立方米,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4•水污染。黄河水质主要污染特征呈有机型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猛酸盐指数、氨氮、生化需氧量等。一些支流水质也较差,对黄河干流水质影响较大。分布在干流和支流上的一些饮用水水源地不同程度出现水质污染问题。(三)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应对上述环境风险,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积极有效的措施,包括:1•防洪减淤。采取综

3、合措施解决黄河的洪水和泥沙问题。女口,根据黄河洪水陡涨陡落的特点,在中游干支流修建大型水库,以显著削减洪峰;充分利用河道排洪入海;在必要时利用滞洪区分洪,滞蓄洪水等。2.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推广节水灌溉,严格限制高耗水项目,兴建调水工程向黄河及黄河供水区补水等。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流域为单元,采取工程、生物和耕作综合措施,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4•水污染防治。实施《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通过采取限期治理重点工业污染源、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等措施,削减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河流水质。二、审计

4、目标、范围、内容和标准在对黄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进行识别、对各级政府采取的应对这些主要环境风险的措施进行初步评估的基础上,审计署决定,对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以及水资源费等资金的征收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一)审计目标。检查和评价《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的完成情况、水土流失防治项目建设情况,以及水资源费等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揭示黄河流域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防治、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流域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建议,促进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审计范围和内容。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审计署对2008至2010年黄

5、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和水资源费等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重点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等项目的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对象为甘肃、宁夏等7省区人民政府及黄河流域内相关市、县人民政府,相关政府的财政、环保、水利等主管部门,部分项目建设单位和企业。(三)审计标准。主要的审计标准来自于以下法律、法规、规划和环境保护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部分项目

6、没有按规划目标如期完成。截至2010年底,《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建设完工的253个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中,仍有56个未完工,占规划要求的22.13%;302.21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未形成,占应形成702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的43.05%,(二)审计抽查已建成并运行的96家污水处理厂中,有10家污水处理厂存在超标排放的问题。(三)水土流失治理资金不足。6个省区的45项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缺口2.77亿元,占规划工程总投资5.04亿元的54.96%,其中有L91亿元是地方政府应配套资金,占缺口的68.95%,影响了水土流失治理任务的完成。(四)征收部门欠征水资源费2.1

7、6亿元、污水处理费3581.90万元、垃圾处理费57.35万元、排污费81.76万元;缴费单位欠缴水资源费2.16亿元、污水处理费1926.6万元、垃圾处理费9099.95万元、排污费2.06亿元。(五)24个建设项目违规占用河道面积1.47万亩。这些项目开工建设前均未按要求进行防洪评估,也未取得相关河道主管部门的批准,部分建筑设施不符合行洪要求。四、审计建议审计结束后,审计署向国务院报送了审计报告,并向有关地方政府及环境保护、水利、财政等主管部门提出了审计建议和整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