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递业发展问题探析

中国快递业发展问题探析

ID:46202680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中国快递业发展问题探析_第1页
中国快递业发展问题探析_第2页
中国快递业发展问题探析_第3页
中国快递业发展问题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快递业发展问题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快递业发展问题探析摘要:自加入WTO以来,国内民营快递得到了迅猛发展,国际快递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在提供的质优价廉物流服务的同时,给国内快递企业带来了不少的冲击和挑战。此外,国内快递业也曝露出了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国内快递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关键词:快递业;标准化;信息化中图分类号:F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105-010引言快递业是以工商、金融、贸易、海运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商务文件、小包裹为传递内容,采取'‘门到门”的服务方式,承诺在严格规定时间内完成寄递任务。

2、目前中国快递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亿,且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但在增长过程中却曝露出很多的问题,因此国内快递业健康、高效发展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和学者关注的热点。1快递业特点1.1服务性服务是快递产业的基本特征,服务质量决定了企业的运营状况。1.2网络性网点增加对业务量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新增网点可直接增加业务总量,二是便利性的提高及公司影响的扩大,使原来网点业务量也间接增加。1.3时效性时效性是信息、物品类传递服务的基本要求。因此,快递在服务保证安全、准确的前提下,传递速度是重要的服务质量衡量标准之一。1.4规模经济性当快递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分拣和运输效率都会得到很

3、大的提高。2我国快递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国内快递业无统一组织,行业缺乏自律,国内市场竞争混乱,主要表现有:2.1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单一我国快递企业发起步晚,发展环境差,规模小。除了少数较好企业,如宅急送、申通、佳吉、顺丰等外,绝大数企业都属于家庭作坊式模式,企业规模较小,虽数量多,但重复产品与服务较多。1.2缺乏行业标准快递行业起步晚,没有一个行业标准,普遍运营混乱。2.3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快递企业主要靠人工操作,在“宅急送”等巨头里,包装、分拣、装卸、搬运等大部分物流环节还是手工操作完成。2.4专业人才缺乏快递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这严重阻碍了企业服务

4、和工作效率等。3我国快递业发展建议1.1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大力发展快递巨头企业针对我国快递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单一等不足,政府和企业都应该从资源有效利用、企业竞争力、市场需求以及环保等多个角度重新认识和定位企业发展方向,实现企业向规模化、多样化方向发展。1.2实行统一的运作标准3.2.1专业计量单位标准。除国家公布的统一计量标准外,快递公司还应在国家及国际标准基础上,确定本身专门的标准。同时,由于快递的国际性很突出,专业计量标准还要考虑国际习惯用法,不能以国家计量标准为唯一依据。3.2.2建立统一的建筑、集装箱以及各种标准的基础模数尺寸。3.2.3快递专业名词标准化。为

5、了使大系统配合和统一,要求专用语言及所代表的涵义实现标准化。快递专业名词标准,包括快递用语的统一化及定义的统一解释,还包括专业名词的统一编码。3.2.4核算、统计的标准化。快递核算、统计的标准及规范化是建立系统情报网、对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对系统进行宏观控制与微观监测的必备前提。3.2.5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化。快递中的物品、工具、机具都是在不断运动中,因此,识别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有易于识别和区分的标识,有时需要用复杂的条形码来代替用肉眼进行自动识别。标识、条形码的标准化便成为快递系统中重要的标准化内容。3.3大力发展物流信息化采用条形码技术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6、,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准确性;采用互联网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传输,实现订单录入、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处理的无纸化;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WMS)和运输管理系统(TMS)来提高运输与仓储效率。3.4引进先进的物流人才众所周知,快递业由于门槛偏低,企业吸引高素质人才的能力有限,导致从业人员的素质整体不高,由此带来的是企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的不强。所以必须从上到下提高,包括上门服务的收派员的素质,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学习,提髙诚信服务水准,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参考文献:[1]王建亚,韩倩•中国民营快递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M].河北大学管理学院,2008,(

7、20):35-37.[2]姜虹.国际快递企业发展给我们的启示[M].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2007,26(7):90-93.[3]周扬.国内民营快递业发展状况调查[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4):26-3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