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初步研究

中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初步研究

ID:46209277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中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初步研究_第1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初步研究_第2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初步研究_第3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初步研究_第4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初步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屮医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屮医用药提供相关参考和建议。方法:选取了2009年5月到2012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共12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性的牙周治疗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草药煎剂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牙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附着水平(PAL)、牙齿松动度(MD)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PLI、PD、SBI、PAL、MD等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

2、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牙周炎的治疗过程中,在基础性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冇利于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冇效改善临床症状。【关键词】中医药;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慢性牙周炎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因受到细菌影响,牙周组织因此出现炎症损伤,牙槽骨吸收后再生能力严重下降,最终可导致牙齿送松动、附着丧失[1]。在临床治疗过程屮往往采用口服抗生素的方法进行,但抗生素的副作用较人,长期使用或不当使用可导致其局部微生物生态平衡的破坏,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对此,强化中药对症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的中草笏方剂配伍可有效抑制细菌滋生,消炎止

3、痛,增强牙周组织的功能。本次研究中,选取了122例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总结。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资料和方法选取了2009年5月到2012年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共122例,其中男72例,女50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62.5±3.7)岁。按照随机的原则将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冇可比性。1.2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慢性牙周炎且余留牙220个[2]。②实验前3个月内未服用抗生索或非笛体类抗炎约,无全身性疾病或过敏史[3]。

4、③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④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调查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1.3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12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治疗前对牙周受检点进行检查,检查指标主要包括牙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附着水平(PAL)、牙齿松动度(MD)等。具体治疗中对照组给予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等基础治疗,口服甲硝卩坐片每次0.2g,3次/d[4]。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煎剂进行治疗,中约方剂主要选用蒲公英20g、玄参15g、三七粉15g、牛膝15g、骨碎补15g、生地12g、甘草6g,配伍中药方剂煎服,每

5、日一剂,3次/d[5]o两组患者按照规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用药一个月后对牙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附着水平(PAL)、牙齿松动度(MD)等观察指标进行复查比较。1.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测,计量资料均数釆用(x±S)表示,组间的检验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牙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附着水平(PAL)、牙齿松动度(MD)等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

6、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表2。3讨论从中医辨证分析来看,慢性才周炎主耍是因为肾阴亏虚、脾气虚弱以及胃腑积热等引起的,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Z余,足阳明胃经经鼻外入上齿龈,手阳明大肠经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龈。其主要阐述了牙齿与肾脏、胃肠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肾气不足或胃腑积热等都会导致口齿松动或破溃,因此引起炎症。而当肾精充足,胃津旺盛的时候牙齿冇营养的供给和补充,所以坚固、润红、色鲜。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中医药方法进行治疗,在药剂上主要选用了蒲公英、玄参、三七粉以及牛膝、骨碎补、生地、甘草等。从夯理作用來看,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具有较

7、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可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的改善,从而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更好的抑制微生物及病原菌。玄参、生地等主要作用在于泻火清热、凉血解毒,药理研究发现其对淋巴母细胞转化,促进T淋巴细胞生长具冇一定的作用,对很多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具有抑制和控制作用。三七主要作用在于活血镇痛、化瘀止血,它可以促进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生长,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增强体液的免疫功能。白芷可痛经活络、补肝肾,対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以及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具冇较好的抑制作用。此外如牛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