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咽爽含漱液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自拟咽爽含漱液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ID:46211394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自拟咽爽含漱液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_第1页
自拟咽爽含漱液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_第2页
自拟咽爽含漱液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自拟咽爽含漱液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拟咽爽含漱液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慢性咽炎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其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由于临床常见且日然病程长,症状易反复,所以愈來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临床上缺乏可靠的治疗手段。从2003年6月-2005年4刀,笔者用自拟咽爽含漱液治疗慢性咽炎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均为西医诊断符合慢性咽炎的厦门中医院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8.5岁;肺肾阴虚型32例,痰热郁结型28例;单纯性咽炎28例,肥厚性咽炎19例,萎缩性咽炎13例。对照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8〜62岁,平均

2、年龄37.5岁:肺肾阴虚型31例,痰热郁结型29例;单纯性咽炎26例,肥厚性咽炎20例,萎缩性咽炎14例。两组病程均为2个刀〜6年。两组间性别、年龄、慢性咽炎病理分组经基线可比性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选样:诊断标准参照卫牛部《小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辨证为肺肾阴虚、痰热郁结者,年龄18〜65岁,病程2个刀〜6年。排除标准:急性咽炎;咽部的特殊感染:如结核、口喉;全身感染性疾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咽部表现;全身代谢性疾病:如甲亢、糖尿病;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

3、妇女;对本药过敏者。剔除标准:因故中断治疗,无法评定疗效者。2治疗方法治疗组以咽爽含漱液治疗,每天使用5到6次,每次喷3到4下,每下含漱3到5分钟.可根据病症的严重程度,适当增加使用次数及含漱的时间,30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了咚凌草片口服,每次4粒,每H3次,30R为1个疗程。两组均嘱清展用淡盐水漱口。观察项目:两组在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在治疗后第7、15、30天复查,记录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两组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3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3・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评定:痊愈:用药7天以内症状明显减轻,1个月以内症状及体征消失;显效:

4、用药7天以内症状明显减轻,1个月以内人部分症状及体征消失;有效:用药7天以内症状减轻,1个月以内部分症状及体征消失;无效:用药7天以内症状不减轻,1个月以内部分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统计学方法: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3.2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60例中,痊愈5例,显效34例,冇效18例,无效3例;总冇效率为95.00%。对照组60例中,痊愈2例.显效25例、冇效19例、无效14例;总冇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p

5、1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5%。两证型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o治疗组不同类型疗效比较,单纯性咽炎28例,痊愈4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例;有效率1()()%。肥厚性咽炎19例,痊愈1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有效率94.73%。萎缩性咽炎13例,痊愈0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84.61%。4讨论慢性咽炎病因复杂,病理学分为慢性单纯型咽炎、慢性肥厚型咽炎、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常见症状有咽痒、咽烧灼感、咽杲物感、咽干燥感、咽痛、干呕、发热和反酸等。其诱因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嗜好烟酒、抑郁、

6、疲乏、生活无规律等。发病在成年人中多见。祖国医学认为,慢性咽炎的临床表现类似丁•虚火喉痹,认为本病基本病机是感受热邪或温热病后,余邪未清,痰毒留滞,阴液亏损,虚火上炎,咽喉痹看。根据临床表现,-•般分为肺肾阴虚、痰热郁结、脾肾阳虚三型,且以前两型多见。治疗以解毒化痰,滋阴降火,润燥利咽为主。根据多年临床观察总结,认为慢性咽炎还有以卜特点:慢性咽炎以咽痒为主要症状,易反复,常因外感诱发,几咽喉位处上焦,易受风邪侵袭,所以本病常以外感风邪为患;咽喉连于胃府,又是胃经经行Z所,烟酒饮食伤胃,病变常反映于咽喉,所以本病又与胃火亢盛密切相关;本病病程较长,根据中医“久病成瘀”

7、理论,必然存在血瘀。所以木病多因邪气久羁,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虚热内生,风、痰、火、瘀结于咽喉而发为本病,病因复朵,虚实夹杂,治疗除以上原则外,尚需上疏风邪,下清胃火,并以活血通络,方有良效。根据上述机理,自拟咽爽含漱液,经临床实践,取得良好疗效。本方以千根痰、鸡骨潢为主药,取具善清燥热而利咽喉;玄参滋阴牛津,清热凉血;连翘清热解毒以清余热;九节茶理气清热解毒;丹参、赤苟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止痛;寒水石清胃火而利咽喉;桔楝、薄荷两药配伍,疏风宣肺祛痰,解毒利咽,消肿排脓,且为舟楫,升载诸药,引药力至病患之处;甘草调和诸药,亦起廿缓利咽止师Z效。诸药合用,紧扌II病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