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永續發展觀點探討台灣的行政區域重劃

從永續發展觀點探討台灣的行政區域重劃

ID:46226970

大小:121.54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1-21

從永續發展觀點探討台灣的行政區域重劃_第1页
從永續發展觀點探討台灣的行政區域重劃_第2页
從永續發展觀點探討台灣的行政區域重劃_第3页
從永續發展觀點探討台灣的行政區域重劃_第4页
從永續發展觀點探討台灣的行政區域重劃_第5页
资源描述:

《從永續發展觀點探討台灣的行政區域重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從永續發展觀點探討台灣的行政區域重劃賴炳樹政治人學地政系博上候選人兼都市計畫特優教學助教摘要本硏究冋顧行政區域重劃與國土空間結構相關的理論與文獻,歸納不同的硏究面向與町究方法,有2個主要硏究目的:1•對馬英九政府之3都15縣政見進行討論分析‘2.對行政區域重劃方案進行多準則評估。「3都15縣」之構想,在阈內仍有許多討論聲音'目前似乎亦無具體共識,其中討論的面向包括有區域平衡、經濟競爭力、生活圈、財政統籌分配稅款、行政組織的改造。本硏究主耍參考馮正民、蔡育新(2006)的未來國土空間發展結構之硏究>以分析階層程序法(AnalyticalH

2、ierarchyProcess;AHP)進行行政區域重劃方案之評估。本硏究參考「我國永續發展指標系統修正草案」,增加氣候變遷面爲第4個評估構面,以及增加溫室氣體面、溫室氣體面、能源使用面3個次構面,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量、綠建築數量、能源密集度3個評估準則。而行政區域重劃方案包括有3都15縣、4個區域計畫、新6星計畫共3個方案,結果顯示,「3都15縣」之方案得點最高'爲三種方案中的最適行政區域重劃方案。關鍵詞:永續發展、國土空間結構・行政區域重劃、3都15縣本硏究動機,如易經繫辭下傳所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當時勢與現況已經改變時,

3、因應之硏究與策略也應跟著改變,我國自從1950年10月實施行政區域調整後'已經超過半世紀'沒有進行行政區域重劃。本論文主要探討的主題爲2008年馬英九所提出之3都15縣政策,雖然現行行政區劃制度已確定爲5都17縣市,但是其決定之政治過程快速與備受質疑'應建立…個較客的評估指標體系與方法。此期間臺灣的地方生態發生重大的變化'不論縣(市)人口或區域社經發展,皆有非光休閒、産業常顯著的變遷(紀俊臣'2009)。無論流域治理、防災安全、交通建設、發展、氣候變遷等各方面,都需要加以跨域治理與整合,以避免重覆的資源投資浪費,而且在全球化之趨勢下,都

4、會與城市競爭力更形重要,都市與國土空問結構都需要更新再生,因此有重新調整之必要性。3都15縣,是由馬英九總統針對中華民國台灣的國土改造,所提出的行政區劃構想,也是最近熱門討論的議題。無論是區域硏究與地理學門都市計畫領域所稱的國土空問再結構,或是政治學門公共行政領域所稱的行政區域重劃,都有各自專業著重的面向'前者著重經濟面、環境面、社會面的永續發展,而後者著重行政面、政治面、財政面的執行效率。本硏究之目的,即希望整理國土空問結構與行政區域重劃兩個領域相關的硏究理論文獻,歸納其硏究的面向與硏究方法,以對馬政府之3都15縣政見進行討論分析'並

5、應用AHP法評估台灣的行政區域重劃。本硏究區分成以下四個部份。第一,前言簡述硏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相關理論文獻回顧,包括空問結構、國土空間結構、行政區域重劃三個部份,第三,馬政府3都15縣之討論分析,第四,以AHP法評估行政區域重劃方案,最後提出本硏究的結論與建議。本硏究架構圖如圖1所示。圖1硏究架構圖貳'相關理論文獻回顧爲瞭解都市計畫領域與公共行政領域之相關硏究,以下分爲空間結構、國土空間結構、行政區域重劃三個部份,整理相關的理論與文獻。_.空間結構相關理論文獻關於都市空間結構的理論,各硏究多以德國地理學家克里斯勒WalterChri

6、staller在1933年所提出的「中地理論」爲基礎,該理論是從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發展出來,描述區域或是都市中產業活動及其區位的理論。該理論指出,由於中心性商品與服務依其特性可分成若干等級,因此各都市依其所提供之商品與服務等級予以分等,而且各等級都市之間將構成有規則性之階層關係。Bourne(1971)認爲,空間結構指與經濟活動有關的土地使用及其空間關係的變遷,空間結構並非一成不變。而Andrews(1984)指出空間結構最常見有四種意義:包括土地使用之間的關係、一組由人們所賦予的關係、一種類似生物組織功能之成長與變遷過程、基於系統觀點

7、的空間硏究。一般都市空間結構是以靜態方式論述,而Forrester(1969Wl多部門的動態現象,但未討論空間的分佈,Fujita(1989)則發展多部門比較靜態的均衡土地使用模型。另外王鴻楷、陳坤宏(1996)針對中地理論及空間互動模型,在描述商業空間結構之發展上,缺乏完整性及其理論與現實之嚴重脫節提出批評。而在全球化的影響下,產生一些新的空間結構理論文獻,例如:Allen(2000)認爲自1970年代末起,一個已擴張的全球城市區域(globalcityregions)正在形成,並具有新世界系統之空間基礎功能,跨越早期核心、邊陲空間組

8、織系統,此說法強調其增強與遠佈的跨阈關係,包括密集都會區及其週遭腹地。Castells(1996)指出「流動空間」係指經由流動運作的共享時間之社會實踐的物質組織。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跨阈經濟行爲與資訊技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