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

ID:46252411

大小:47.7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2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_第1页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_第2页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_第3页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_第4页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一、建设总体目标依托长江三角洲及淮安装备制造业产业优势,遵循学院“依托行业办学校、依托市场设专业、依托岗位定方案、依托基地训技能”的办学思路,探索“双主体”校企合作模式,深化行业企业合作,实践基于“四个嵌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构建“分方向”课程体系,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系统建设体现行业、企业标准的项冃化课程;建立校企共建、共管、共育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校内外实训软硬件的建设,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力争在产学结合方面形成示范与辐射作用。在“院品牌专业”的基础上,将该专业建设达到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水平,力争在职业院校同类专业中起到

2、带动作用。二、建设重点1、依据产业及现代制造业岗位需求,建立“双主体”的校企合作机制,完善基于“四个嵌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共培、共管、共育培养过程,构建以“分方向”的课程体系。2、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系统建设“职业情境、项目主导”的优质核心课程和教材。在现有《机床电气与PLC》、《电路基础》、《电气技术英语释读》精品课程基础上,依托西门子、奥的斯、奥特电气、威世达等企业继续建设《电工电子技术》、《变频器系统运行与维护》、《电梯维保》(订单培养课程)、《电梯安装工艺》、《电气技术英语释读》、《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6门项目化的核心课程,编写项目化教材6部。3、建设

3、校内外实训基地。引进行业、企业的典型设备,新建奥的斯电梯培训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等2个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淮安开发区企业资源,与富士康等企业合作,实施工学交替,共建合作育人的校外实训基地2-3个,探索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在苏南地区选择3-4个影响大、与学生就业结合紧密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进行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高度融合,注重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4、探索“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运行管理模式,建立创新团队、科研团队的培养方案及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的动态培养机制,建立兼职教师的培训、管理与考核机制。5、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

4、高学牛三创能力。依托江苏省电子产品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分室服务平台,承担省、市级以上课题5项,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依托淮安市农村党员干部信息化培训中心和淮安设施农业技术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年培训各类人员300人次。扩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丰富大学生的实践创新项目。三、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1)探索双师资、双阵地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发展为背景,根据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基于职业发展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个性、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思想,发挥校企“双主体”的各自优势,以“共育共管、

5、共享共担”为校企双方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内涵,将工学结合贯穿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强化职业道徳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共同开发基础、核心加方向的课程体系,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实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的教学组织模式,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框架见图lo校企“双主体”育人同定才养耒共制人培方同设内实实基也共建枝外习训艾冋祀学谀务共承教授任冋设双円頤伍共建"衍教队In价才养豎共评人坏质间进生业实}共促学就{习图1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在工学结合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具体项目任务及实施组织方而

6、,建立两级责任体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要完成工作任务立项、管理、监控,专业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主要执行完成工作任务。2)完善基于“四个嵌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以岗位需求培养人,按专业标准训练人,用企业文化成就人,以“四个嵌入”为切入点,构建了“三层递进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o具体做法:在第一阶段将学生基本素质、技能与中级电工技能认证培训相结合;在第二阶段,与企业合作,通过模拟实训,将学生专业专项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与来自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相结合;第三阶段,与企业合作,通过“订单式”,将学牛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与企业真实情境的岗位顶岗实习相结合

7、。海5;:昭也学校为主申高<8电工认if学控*企业共同初銚工晦馆训图2“三层递进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在三个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屮,与奥的斯、富士康等企业紧密合作,实施工学交替。在工学交替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跟踪调查、实习质量及安全管理。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牛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牛管理制度、实习指导办法、实习检查制度、成绩评价方案等,形成“校、企、行”共评的多元化的人才质量监控体系。3)构建“分方向”课程体系(1)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本专业主要面向长江三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