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中的意象研究

送别诗中的意象研究

ID:46270132

大小:8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送别诗中的意象研究_第1页
送别诗中的意象研究_第2页
送别诗中的意象研究_第3页
送别诗中的意象研究_第4页
送别诗中的意象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送别诗中的意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送别诗中的意象研究摘耍: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沾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意象中的“象”是属于客观的,物质的,意象中的“意”是属丁•主观的,精神的。在古代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有长亭与短亭、南浦、杨柳、美酒等。营构意彖时应注意几个问题是:其一耍注意意象的鲜明和具体;其二耍注意群体效应;其三耍注意掌握好意象的密度和节奏;其四要注意赋予意象的性质。诗中营造好的意象使之融入作者白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关键词:意彖长亭南浦杨柳美酒送别诗中的意象研究徐雪冃录1意象的概念12送别诗中常见意象12.1长亭与短亭12.2南浦22.3杨柳42.4

2、美酒53营构意象几点注意问题6参考文献7在屮国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唐宋诗歌中,送别朋友的诗歌如累累硕果,缀满枝头;其繁多而乂精彩。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诗人深入的努力去挖掘生活中一切可以利川的物象來宣泄和附着自己的情感。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新颖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意彖,是中国古代文化尤英是古代诗论屮一个常用的概念,而它的内涵却一直没有明确的一致的界定。或指意和象,或指意中Z象;或对意象的理解接近于境界,或对意象的理解接近于艺术形象,构成意象的耍素是象,是物象。1意象的概念意彖,简单地说就是沾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

3、的形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袁行需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指出:“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彖一旦进入诗人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经过两方血的加T: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和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化合和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丁的物象进入诗屮就是意象。意象屮的“象”是属于客观的,物质的,意象中的“意”是属于主观的,精神的。2送别诗屮的常见意象在古代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如:长亭、短亭、阳关、古道,北梁、南浦,芳草、杨柳,明月、夕阳,青灯、美酒

4、等。下面我将对有代表意象如长亭与短亭,南浦,杨柳,美酒加以剖析。2.1长亭与短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恩,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垂要内容。从先秦的《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的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如长江Z水源远流长。中国人H古以来就崇尚友道,珍惜友情,所以人们很重视好朋友Z间的聚散离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暗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离别双方是行者与居者。因为古代生产力低下,交通不发达,山川阻隔,道路坎坷。交通工具只有两类:一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

5、从陆路离去,远行代步者或是乘车(各种各样的车)或是骑马(也包活其他善走的牲口)在车马所行的古道旁,早在秦汉时便开始置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Z用。“水毒秦泾,山高赵隔;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北周时庾信《哀江南赋》)当时是十里设置亭,故称“十里长亭”。倪躍注《口孔六帖》“馆驿”条中有句巳“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唐代诗人李门《菩萨蛮》词曰:“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所以在中国古代送别诗屮,经常看到长亭短亭的意象;而一个只要有一定的中国诗歌修养的人,一口在诗歌中看到"反亭、短亭”的意象,眼前便

6、会口然地浮现出在长亭古道,衰柳斜阳的背景上古人设宴饯行的情景,并汕然而生“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的惜别Z情,近有一首《送别》歌是这样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Z涯,地Z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淑同词)2.2南浦从我国的口然地理环境上看,口古以来就西高东低,北干南湿。包括黄河流域中原一带在内的北方地区,多山脉丘陵,河流很少;所以北方地区主要靠陆路交通,交通工具主要是车马。然而长江流域为主的南方地区,平原广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交通主要靠水路,乘舟船却极为方便。在古代送别诗中,南方诗人和北方诗人,或者

7、说诗人在南方写的诗或在北方写的诗所选的意象有明显的差异。南方的送别诗中,“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意彖很少,与江河相关的“浦”或叫“南浦”的意象常见,如屈原的《九歌•湘君》中有“望涔阳Z极浦,横人江兮杨灵。”《九歌•河伯》中有“日将暮兮怅忘归,唯极浦兮寤怀。”等。浦,《说文》曰:“水滨也”《风土记》曰:“大水小口别通为浦。”这里有大小河流处的意思一乘舟别离的情景倒很切合。所谓“南浦”一是指实指某一具体地名,这在中国人地简玄说不清有多少处;-•般说來,在某一•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