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的关系探究

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的关系探究

ID:46273355

大小:8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2

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的关系探究_第1页
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的关系探究_第2页
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的关系探究_第3页
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的关系探究_第4页
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的关系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的关系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的关系探究吕红周(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摘要:隐喻对语词意义的变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转喻和隐喻是词义衍生的两个基本模式,大隐喻观下,转喻也被划归在隐喻大旗Z下。一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隐喻意义的不断产生使得语词的意义由单一走向了多元,一词多义现象逐渐蔓延,一词多义是隐喻生成的结果。关键词:隐喻;一词多义;符号学A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MetaphorandPolysemyAbstract:Metaphorisresporisibleforpolys

2、emy,metaphorandmetonymyarethetwobasicmodelsforderivationofwordmeanings.Inthebroadsensemetonymybelongstothecategoryofmetaphor.Tosomeextentwethinkthatconstantgenerationofmetaphoricalmeaningsleadstopolysemy,polysemyistheresultofmetaphoricalgeneration.Keywords:m

3、etaphor;polysemy;semiotic引言一词多义(polysemy)现象是门然语言屮普遍存在的事实,从语义学创始以来,语言学家就一直关注意义与形式Z间的关系,一词多义现象是其屮重耍的内容。狭义的语义学指语言学中的语义学,主要的研究内容是词汇、句子层次的意义问题,而广义的语义学则涉及到哲学、逻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语义研究。关于语义学何时建立的,李福印指出:“自从1883年,法国语言学家MichelBreal在用法语发表的题为《语言的知识规律:语义学简介》的论文屮,正式使用lasemantique—

4、词以来,语义学的流派和理论层出不穷”(李福印2007:15.),在这里考证语义学诞生的确切H期并不是我们的任务,我们想要说明的是语义学是一个如此古老的学科,甚至比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还要早。20世纪30年代德国语言学家J.Trier依据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相关思想创立了语义场理论,开始了关于语言系统中语义关系的系统研究,“语义场指的是由一组有共同义素的语言单位构成的结构系统,代表着相同的范畴概念,即'场(章宜华2002:51),语义场的概念扩展了索绪尔的语言屮只有关系的观点,语言词汇的语义也是一个处于关系中的

5、概念,词义不是孤立存在的。语义场理论在一词多义问题上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语义结构历时演变为共时所产生的多义结构,其核心是一个本义。―、隐喻与一词多义关系的语言学解读秉承最为理想的语言应该是“一个词形一种意义,或一种意义一个词形”(Hopper,P.J.andE.C.Traugott2001:71)的观念,旧修辞学把一词多义(ambigurity)现象看作是语言的缺点,认为多义的存在是人们交流失败或产生误解的原因。其实这是对语言的一种Illi解,多义性是语言本身的属性,无论任何人为的努力都是不能从语言中消除的。一

6、个词形对应一种意义,这种意义与词形的无歧义性只是一种理想的口然语言状态。试想如果语言以形式与意义的一对一形式存在和运作,那么随着社会与世界的不断发展,新的意义会以超岀人想彖的速度增长,那么词的数量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清晰准确的记忆,那么在交流屮势必会造成障碍。通常的假设是语言在发展最初遵循的是这种语词形式与意义的严格对应,一个词总是用來指称特定的事物或现象,因为原始初民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是有限的,这决定着语词数量的有限性。多义在本质上是语言意义的一种延伸,这是一种新的现实被不断的吸收进语言之

7、屮,从而经验得以扩展其范ffloI.A.Richards曾经指出,“我们常常遇到的主要困难是需要去发现我们是怎样使用隐喻的以及我们所认定的词义固定的词是怎样发生意义变化的”(I.A.Richards1965:92),在这里I.A.Richards把隐喻的使用与词义的变化联系在一起,虽然他并没有直接指出隐喻就是一词多义的原因,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这句话里暗含着的一些意图。隐喻对语词意义的变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隐喻意义的不断产生使得语词的意义由单一走向了多元,一词多义现象逐渐蔓延。Swee

8、tser明确指出,“人多数多义词是隐喻认知的产物”(王文斌2007:258)o相似性是隐喻得以构建的现实基础,而多义性是隐喻得以产生的语言前提。试想,如杲口然语言中的语词都是单义的,一个形式对应一个意义,意义没有模糊的中间区域,意义Z间是界限分明的,那么意义之间就不会出现交叉,每一个语词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而无法受到另一个语词的影响,当然其结果是不会出现一个词对另一个词的置换,词与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