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精品]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

ID:46291806

大小:7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精品]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_第1页
[精品]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_第2页
[精品]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_第3页
[精品]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_第4页
[精品]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临床观察督脉导气法治疗抑郁症唾眠障碍临床观察[摘耍]目的:观察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唾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抑郁症唾眠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5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浩疗组23例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取神庭、百会、大椎、神道、至阳为主穴,同时内服抗抑郁药物;对照组22例采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汉密尔顿(HAMD)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HAMD量表分值在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2、意义(P<0.01),但PSQI量表分值仅在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和PSQI量表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V0.01)。结论;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抑郁症唾眠障碍。[主题词]抑郁症/针灸疗法;失眠症/针灸疗法;督脉;@督脉导气针法睡眠障碍是抑郁症临床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症状表现为人睡困难,眠浅易惊醒,多梦,早醒,醒后难以入睡,可伴有头昏、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据报道

3、,61.8%的抑郁症患者首发症状为唾眠障碍[l]o虽然抗抑郁药物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主流方法,但其对躯体症状的改善,包括对睡眠障碍的疗效尚不十分满意,有的抗抑郁药物甚至有引起失眠的副作用[2]o为此,笔者应用督脉导气针法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唾眠障碍,并与单纯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均为南京脑科医院心理科2005年1月一11月确诊为抑郁症的住院患者。按人院H期随机分组,为单FI的患者人治疗组,为双日的患者人对照组。治疗组

4、23例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1〜68岁,平均(48.37±12・83)岁;对照组22例屮,男10例,女12例;年龄23〜65岁,平均(50.12±16・04)岁。经t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笫3版(CCMD-3)制定的标准。1.3纳入标准①符合CCMD-3关于抑郁单次或反复发作的诊断标准;②汉密尔顿(HAMD)量表17项评分$18分;③年龄218周岁,V75周岁。1.4排除标准①免疫功能紊乱;②严重心、肺、肾疾患;③年龄$75周岁,<18

5、周岁。2治疗方法2.1治疗组(1)针刺方法:取神庭、百会、大椎、神道、至阳为主穴,行导气手法。根据不同病情辨证论治配以辅穴,心脾两虚者加内关、足三里;心胆气虚者加胆俞、神门;肝气郁滞者,加太冲、三阴交、内关;气郁化火者加风池;痰热内扰者加丰隆、三阴交。医者手持毫针,缓慢、反复地提插捻转从而使患者产生柔和的、舒适的、持久的针感。就医者而言,其手法宜缓和,做到低频率、小角度、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即频率每分钟约60-100次,角度小于90°,幅度不超过1~2mm,均匀和缓地边捻转、边提插,上提与下插、左转与右转的用力应均匀,

6、幅度、频率应相等,始终如一而有连续性。行针吋间每穴需2〜3分钟,顽I古I性病症可酌情加减。每H1次,共治疗4周。(2)内服抗抑郁药物:单次发作抑郁症患者服用舍曲林,起始剂量为50mg/天,4〜7天后增至100mg/天;反复发作抑郁症患者选用万拉法新或米氮平,万拉法新起始剂量为75mg/天,效果不明显者增至100mg/天;米氮平起始剂量应为15mg/天,如疗效不显可逐渐加至45mg/天。共服用4周。1.2对照组单纯服用抗抑郁约物,服用方法和疗程与治疗组相同。1.3观察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抑郁状态和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按IIA

7、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量化标准。PSQI量表由23个条目构成,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1、2、3计分,各域分相加为PSQI量表总分,总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PSQI量表简单易用,信度和效度高,与多导睡眠脑电图测试结果有较高的相关性,已成为国外精神科临床评定的常用量表[4]o1.4统计方法用SPSS11・5版软件进行t检验。3治疗结果见表lo经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IAMD量表分值均有明显下

8、降(两组均P<0.01);治疗组PSQI量表分值在治疗后也有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PSQI量表分值在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IIAMD和PSQI量表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o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讨论4.1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的关系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与情绪抑郁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