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ID:462927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5

上传者:U-944
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文献综述(20__届)医药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研究6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医药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促使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由于医药市场竞争激烈,医药企业加大赊销,使应收账款金额增长加快。如果对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坏账损失也将日益增多,致使企业增加费用开支及损失,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如何有效地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议题。1应收账款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里对应收账款的定义是: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企业十分重要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的确认是伴随着赊销而发生的,其确认时间为销售成立时间。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时,才能确认收入,此时若未收到现金,即应确认应收账款。这四个条件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袁秀兰(2005)认为赊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运用赊销使销售额大幅度提高,营业利润增加;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应收账款中的呆账增多,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会使企业的资金流枯竭,最终因财务困难陷入尴尬境地。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应收账款管理是一种营运资金管理,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可以创造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和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降低企业资金成本。2应收账款产生及其管理现状国内关于应收账款管理理论的研究不多,散见在财务管理类书籍中,但作为一项专业研究并不多见。我们现在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一般都是借鉴西方对应收账款管理研究的已有成果,结合具体的业务实际,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特色。以前国内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并不是很重视,研究也就少了,尤其在计划经济时期,因为企业是公有制,务须研究企业信用问题,导致当时企业间三角债负担沉重。后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人们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因市场的需要而逐渐多了起来,这也是我们的市场经济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严飞,2009)2.1应收账款产生原因6 左凤玲(2010)认为应收账款管理“滞后”,医药行业在销售时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认识不足,没有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而业务部门只着眼于扩大销售,造成应收账款管理责任的真空,导致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三角债风险突出。袁秀兰(2005)认为其原因是企业的经营观念尚未转变,一些企业存在着一味抓生产、重产值、抓销售、重收入的挂念,而忽视了对资金的管理,忽视了资金作为企业经营“血液”的作用。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盲目销售,使其不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最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张俊杰(2009)另外还提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不力,造成了大量逾期账款,应收账款发生后没有做任何管理,致使让其挂在账上,未对其收现能力进行分析,只有发现应收账款已经逾期时,才被动地催收,结果导致应收账款越积越多,最终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2.2应收账款最佳持有水平那么企业最佳应收账款的持有量应该确定为多少?齐治兰、卢静(2005)发表在会计之友的《企业应收账款最佳持有水平探讨》进行了论述,通过成本分析来确定企业应收账款最佳持有量还有在现金转换周期限定条件下企业应收账款持有量的确定。龙腾、陈春玲、汤杰(2006)对此也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影响应收账款持有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客户的信用等级、企业的资金需求、企业的营销政策以及业务员的信用额度。理论界对企业应收账款持有水平的确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当应收账款投资所带来的利益和成本相等时,即应收账款的边际成本为零时的企业应收账款持有量是最恰当的;二,客户的信用额度,这是目前企业的一种通俗做法,前提是建立一个信用评级体系,对需赊销的客户在赊销前进行信用审核,然后确定赊销额度,最后将所有的信用额度加总得出企业的应收账款持有水平。2.3应收账款管理现状针对我国应收账款管理现状,何瑞(2006)认为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是存在着极大误区:1.由销售部门承担收账责任。主要表现在:从管理职能的角度来讲,销售部门以销售业绩为导向,其主要职能是开拓市场,如果让销售部门承担收账责任,那势必会束缚销售部门的手脚,减缓企业开拓市场的步伐;在没有科学、合理的薪酬考核机制下,一旦销售部门增加销售带来的业绩激励超过应收账款增加所带来的风险,销售部门可能会做出“逆向选择”6 ,无限地扩大赊销,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2.由财务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管理。财务部门的责任是进行财务管理,由财务部门管理,一方面,导致销售部门置风险于不顾,片面的扩大销售,而财务部门为了防范风险也会单纯地强调风险控制,从而激化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矛盾,另一方面,财务部门由于不能掌握客户的信用资料,无法对每一笔应收账款的风险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判断,从而影响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和管理。陈斯雯(2007)建议现代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相对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由其负责企业的应收账款从客户信用评价到账款回收的全过程。同时应收账款管理的“滞后”,企业在销售时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认识不足,没有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而业务部门只着眼于扩大销售,造成应收账款管理责任的“真空”。3.应收账款管理方法及优化措施3.1应收账款管理方法关于应收账款管理方法主要是国外学者多有研究。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MaryWatson(1986)提出应收账款管理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指标是销售变现天数和账龄二维象限图法。销售变现天数(DSO)指标表现了平均收账期,即把赊账转化为现金所需时间。该指标表示不管与客户签订的赊账合同规定的信用期限有多长,实际收回所有因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平均需要的天数。在国外,企业除了利用销售变现天数指标分析应收账款外,还经常使用二维象限图对应收账款账龄进行分析。账龄二维象限图可以直观地显示出应收账款按照账龄分布的情况。二维象限图采用二维坐标,纵轴表示账龄,横轴表示应收账款的额度,二维象限图最大的好处是应收账款风险测定研究直观、简便。企业信用管理机构通过二维账龄象限图跟容易找到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对象,为应收账款的催帐工作提供了直观地目标。企业在采用二维账龄象限图的同时,还可以计算企业所持有的应收账款的平均年龄。蔡学雷、李新(2007)提到,俄国数学家马尔可夫1907年提出,并由蒙特卡罗加以发展而建立起了一种分析方法—马尔可夫分析法,它主要用于分析随机事件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即利用某一变量的现在状况和动向去预测改变量未来的状态及动向,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周亚清(1991)针对此分析方法提出,它可用于处理某种商品在市场中所占6 份额或顾客选择不厨商标的商品变动情况.而马尔可夫过程也可处理一些质量管理的问题.在质量管理中保证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把关,一是顶防。对工业产品检查和验收.就是把关.更为积投的措施应是顶防.在生产过程中.可应用马尔可夫方法.通过每道工序上产品质量指标顶测产品最终的质量情况,及时修正和清除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因紊,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王晓霞(2008)概括了国外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用“锁箱系统”提高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利用信用评分测评客户的信用状况;利用Z计分模型预测公司破产的可能性;利用营运资产分析模型推算信用限额;利用巴萨利模型预测公司破产的可能性;利用净现值法确定信用期限。3.2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措施我国应收账款的现状存在着有“中国特色”的“三角债”,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虽然美国的赊销大约是我国的4,5倍,但是我国应收账款的坏账率、平均拖欠率、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以及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例都远远高于对比方(袁园,2004)。很多文章都针对我国在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张巍、张文华(2004)在应收账款发生之前加强事前控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而且还可以建立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把企业由于赊销而形成的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让给银行,银行为企业提供资金,并负责管理、催收应收账款和坏账担保等业务;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等。张秀春(2008)认为我国未来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发展模式—无追索权保理和隐蔽型无追索权保理,银行推出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不失为一项积极有效地解决方式。张鹤(2005)提出在应收账款的各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赊销前,了解客户资信,慎重选择经销商;赊销中,管理客户资信,监督管理应收账款;赊销后,追收应收账款,运用技巧催收账款。另外马静、王玉欣(2003)是在强化信用管理机制这一方面论述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李金恒(2008)强调要把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领导层、财务人员、销售人员以及客户的共同努力,协调一致来实现。企业应加强信用文化建设,树立信用风险意识。信用文化建设应作为企业工作的重心,常抓不懈,同时定期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MaryS.Schaeffer(2004)提出6 企业在管理中要注意细节问题,比如:发票应于货物装运后尽早发出,其原因简单,大多数客户是从收到发票后开始计算付款期限的,如果每月将本月发票集中在一起一次发出,将会导致一些客户计算的付款期比预期的要长一些。约翰·G·塞莱克(2006)在书中考察了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提供了实现诸如增加现金流量、提高利润率、减少坏账损失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其重点是商业(公司对公司)应收账款的管理,而不涉及零售管理(公司对客户)、卫生保健提供商(第三方补偿)和公司间应收账款的细节。总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因素。企业要从组织机构、财务制度等各个方面提高企业对风险的调控能力,加强风险意识,提高为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与技巧。应收账款管理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各个环节的配合,离不开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更离不开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推动企业风险管理管理观念的更新与进步,就能加强我国的应收账款管理,从而解决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1]王晓霞.国外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9).[2]李金恒.企业信用风险成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2008(6).[3]张鹤.赊销管理与回款技巧[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6 [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杨基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6]严飞.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其管理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7]徐东升.A轮胎橡胶供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6[8]于瑞杰.供电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9]杨迎春.联邦快递应收账款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10]陈玉凤.我国家电类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9.[11]郭东东.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12]占杰.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13]王月华.应收账款风险管理[D].泉州:华侨大学,2006.[14]王水清.企业应收账款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15]颜宏.应收账款的创新管理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16]韩希成.应收账款使医药商业公司不堪重负[N].中国医药报,2008-7-21(2).[17]崔魁省.医药商业应收账款调查[N].医药经济报,2008-5-5(6).[18]李俊娜.医药物流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36).[19]袁秀兰.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5(5).[20]左凤玲.论如何加强我国医药行业账款信用管理[J].中国商界,2010(5).[21]张俊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7).[22]齐治兰,卢静.企业应收账款最佳持有水平探讨[J].会计之友,2005(5).[23]龙腾,陈春玲,汤杰.浅议企业应收账款最佳持有水平[J].企业家天地,2006(8).[24]MaryWatson.TheDemingManagementMethod[M].NewYork:DoddMead,1986.[25]MaryS.Schaeffer.EssentialsofCredit,Collections,andAccountsReceivable[M].NewYork:JohnWiley&SonsInc,2002.[26]John.G.Salek.AccountsReceivableManagementBestPractices[M].NewYork:JohnWiley&SonsInc,2006.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