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结论能否作为鉴定证据探讨与研究

“测谎”结论能否作为鉴定证据探讨与研究

ID:46299616

大小:7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2

“测谎”结论能否作为鉴定证据探讨与研究_第1页
“测谎”结论能否作为鉴定证据探讨与研究_第2页
“测谎”结论能否作为鉴定证据探讨与研究_第3页
“测谎”结论能否作为鉴定证据探讨与研究_第4页
“测谎”结论能否作为鉴定证据探讨与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谎”结论能否作为鉴定证据探讨与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测谎”结论能否作为鉴定证据武伯欣张泽民【摘要】“测谎”,是FI常概念,绝非科学术语。其科学称谓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可简称心理测试技术或心测技术。测试结果能否作为证据,说法很多。屮国心理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不容乐观;研讨其证据价值,必须首先对此状况及问题有深入了解。鉴于目前的混乱状况,将心理测试技术作为我国诉讼证据的条件尚不成熟。近几年来,国内的司法实践屮不断提出和引发讨论的一个问题——测谎的结论能否进入证据领域?对于这个问题,说法很多,争论不休。毋庸置疑,当我们在专业的讨论中谈及“测谎”这个词语时,它只是一个L1常概念,而绝非科学术语。科学的称谓,应当是犯罪心

2、理测试技术,可简称为心理测试技术或心测技术。实际上,这项技术口产生Z日起,就存在着一个其能否作为证据的问题。在它的诞生地俄罗斯和美国,至今还有人对它的科学性、精准性持怀疑态度。如美国只有36个州的法院明确地将心测结论列入法庭证据。但是,这项技术伴随着心理学、生物学以及电子技术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取得新进展。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看,很多国家都在积极地开展这项技术的研究、应用,接受、认可这项技术的范围是在不断扩大,而不是缩小——这至少从一个侧而说明了它旺盛的牛命力。在中国,民国吋国民党主政吋期,就已有将此项技术用丁•调查案件和相关的研究应用。1949年10月新中国成

3、立以后,屮国经历了从否认、批判这项技术,到近30多年来重新认识、研究并推进这项技术应用的过程。迄今,从国产仪器的研制到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都已达到了相当水平。公、检、法等部门杏案、审案屮的应用也已比较普遍。因此,证据领域是否可引入心理测试结论,日渐成为司法界关注的重人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此项技术在应用中产生的冤假错案不断被曝光,以及缺少必要的法律规范,使得人们对它的科学性及应用等又不能不持保留态度。粗略归纳一下,屮国人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1•心理测试技术能用于刑事案件,但不能应用于民事案件。如果应用于民事案件,就是干预个人隐私权,进而导致侵犯人权的后果。2.即使可

4、用于刑事案件,目前条件尚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心理测试技术人员的索质普遍太低。而培养技术人才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应一哄而起,需要经过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3.心理测试鉴定结论可用于帮助审查、判断证据,但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1999年9月10H《关于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小的内容。我国司法界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个批复已经明确了心理测试技术鉴定结论的使用范围,应遵照执行。4.心理测试鉴泄结论绝对不能进入证据领域。如果将心理测试结论作为证据或辅助证据,将给中国的案件诉讼和人权保障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上述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和原因,但又

5、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不过,笔者并不想一一・加以分析讨论,因为对于一项科学技术能否作为司法鉴定证据使用、如何使用、证明力的强弱等,按照法学的理论原则给了恰当定位并得出结论,应该不是有多人难度的事。但是,如果在谈论一项技术能否作为法定证据吋,却对那项技术的相关现状并不大了解,或只了解些皮毛,那就是肓冃决策了。比如,在谈到这项技术的准确率吋,有人称达到了90%以上,但据笔者所知,就全国使用心理测试技术办案的有关数据,从来就没有进行过专门统计;实际上,这样的准确率,对于有些测试人员是对的;而那些使用直接引进的测谎方法的人,肯定达不到这样的准确率。事实上,止是由于中国心

6、理测试技术领域口身存在的问题,才造成了司法界对其反差极大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围绕着这项技术的研究应用及其现状谈谈看法,为相关的讨论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希望木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相关法律工作者的关注,最好能够亲白到公、检、法办案单位实地调研,掌握有关这项技术应用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此来全面客观地衡量它的利弊得失。心理测试技术,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应用科学。笔者作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U•肃政法学院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研究生导师组组长,除了完成教学工作Z外,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实案测试应用研究上。长期以來,笔者实测过的案件已超过1300余起,测

7、试了1.2万余人,涉及26种案件类型,其中80%以上经测后讯问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余的百分Z十几,有的是排除了已有的嫌疑人,有的是虽认定嫌疑人但案件侦查窗无进展。所办案件均留有记录,可以随时备查。据笔者统计,在这些案件的区分无辜者为涉案人的准确率上,能够达到98%;

8、(

9、]!11现失误的2%主耍存在着错把涉案人认定为无辜者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加丁•无结果,即测试后因找不到其他证据验证测试结果,对嫌疑人只能依法疑罪从无。在笔者测试的这些案件中,大多数是由公安部门承办的疑难刑事案件,一部分是检察院准备起诉的案件和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英中包括经一审判处死刑的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