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李太白与山水诗

【精品】浅谈李太白与山水诗

ID:46310875

大小:7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2

【精品】浅谈李太白与山水诗_第1页
【精品】浅谈李太白与山水诗_第2页
【精品】浅谈李太白与山水诗_第3页
【精品】浅谈李太白与山水诗_第4页
【精品】浅谈李太白与山水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谈李太白与山水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李太白与山水诗摘要:李白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山水诗在唐代别树一帜,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我国山水诗歌的乂一座高峰。屮国传统的山水诗,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徳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方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诗人李口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山水诗只是他所有诗作中的一部分,但是,李口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人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口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

2、较大的成就。关键词:李白山水诗诗人目录•、内容摘要一一一二一二三一一章章章第第第录文言一二三UZ止前篦第第节节节结论6四、参考文献6前言: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乂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第一章李白生平简介李白(

3、701〜762),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门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李白约在二十五、二十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并在安陆(今属湖北)与唐高宗时任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后又徙家任城(今山东济宁)。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収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因受玉真公主等的推荐,被玄宗召

4、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Z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李口初时心情兴奋,很想有所作为,但时值玄宗后期,政治日趋腐败黑暗,李林甫把持政权,在朝廷上逐渐形成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贤能Z士屡遭排斥和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对黑暗势力不能阿谀奉承,因而遭受谗言诋毁,在长安前后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天宝三年,李白在洛阳与杜甫认识,结成好友,同游今河南、山东的一些地方,携手探胜,把酒论文,亲密无间,成为屮国文学史上的佳话。次年两人分手,此后未再会面,但彼此都写下了感情深挚的怀念诗篇。天宝十四

5、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当时,玄宗任命其第十六子永王为山东南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大都督,负责保T和经管长江中部一带地区。李白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参加了率师由江陵东下的永王幕府工作。不料永王不听肃宗命令,想乘机扩张自己的势力,结果被肃宗派兵消灭。李口也因此获罪,被系y寻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幸而途中遇到大赦,得以东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人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

6、。次年在他的从叔当涂(今展安徽)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李白存诗九百多首。他热爱祖国山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人川的壮丽诗篇。其中,《早发门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第二章李白与山水诗的联系李白的山水诗,意境壮美,很有气势,有着伟大的思想深度和豪迈的情感。他以自身的个性去改造眼前的山川大河,将这些景物理想化。他往往是从把握整体的方向入手,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以主观情感上的需要进行刻画,创造出独特的诗歌意象,显示出其强烈的个性色彩。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人的浪漫主义诗人,可以说他

7、的成就达到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而这一浪漫主义的本质就是由他的山水诗反映出來的。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充分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将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从而使其山水诗作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形彖。同时,李白在诗中对祖国壮丽山河豪迈气势的展现,其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也是盛唐时代整个社会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反映。更重要的是,李白的山水诗中透露着一种字宙意识,是字宙意识的觉醒。李白对人自然的思考,并不限于社会历史,更将人生和社会融入其中加以考察,使他的山水诗更富哲理,饱含独特的美学意蕴。第三章李白山水诗的独

8、特风格第一节明朗清新,返朴归真。李口生活在唐干•朝有强胜走向衰落的时期,热烈地追求光明理想和自由解放,蔑视封建礼法和朝廷权贵,不肯“摧眉折腰”去俯就黑喑势力,因而遭到朝廷的冷遇和打击。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愤世嫉俗,“一声好入名山游”,足迹遍及蜀中、黄河、江淮、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