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研究

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研究

ID:46406338

大小:7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研究_第1页
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研究_第2页
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研究_第3页
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研究_第4页
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研究摘要在我国,一些错案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开始备受社会舆论关注,从云南的杜培武案到湖北的余祥林案,再到浙江的张氏叔侄案等,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党的十八届三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则明确提出要“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本文探究错案与错案责任追窕的内涵和标准,提出“法益侵害说”的认定标准,反思我国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现状,探索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之进路,以期健全我国检察官错案救济机制。关键词司法改革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作者简介:吴鹏,

2、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检察院政治处科员。中图分类号:D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037-03近些年来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以及大刀阔斧的司法改革,我国愈来愈重视对错案的防范和纠正,以达到保护无辜的人不受惩罚的法治目标。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同时还强调:“明确各类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防

3、范和纠正错案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基本职责,对检察官自身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探讨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据统计,在2003年至2012年期间,我国检察系统内共有3611名检察人员因违法违纪被查处,其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有350余名。鲜活的数据显示,我国对检察官错案责任追究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滞,表明了近年来我国肃清检察领域错案的决心和毅力。一、司法改革视野下的错案概念当前我国大刀阔斧的司法改革强调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而错案与保障人权天生就站在对立血,在司法改革的语境下对错案概念的研究就有着迫切性和重要性。研究司法改革背景下的错案概念,就要明确错案的

4、范围,耍对错案的认定标准进行明确。(-)关于错案认定标准的学说对于错案的认定标准,目前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意见。因为错案成因的复杂性,错案存在形式也有着多样性,所以在我国错案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的认定标准。但在我国比较冇广泛影响力的观点冇以下四种:1.主观过错说。这种观点认为判断错案的标准来自于司法人员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有无主观上的过错。认为错案是人为的错案,是司法人员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自身主观过错铸就了错案;“主观过错说”认为司法人员在诉讼活动过程中违反了程序法或者实体法,从而产生错误的处理结果造就了错案。认为应该“从对结果的关怀转移到对

5、行为的监控上来”。笔者认为“主观过错说”这一错案认定标准有其合理依据,至少看到了执法者和司法者在主观上酿成错案的可能,指出了错案的一部分类型;但是这种观点还是不利于错案范围的探讨,因为毕竟错案的成因不可能仅仅只是司法人员的主观过错产生的,司法实践中确实存在司法人员主观无过错,但是依旧产生了错案的情况。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案件的客观事实情况,有着一定的片血性和局限性。1.客观事实说。这种观点认为判断错案的标准就是看案件的最终判决是否符合客观事实,若符合客观判决则为正确判决,若不符合客观事实就是错案。有学者认为任何案件的正确处理结果只有

6、一个,司法人员可以并且应当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并据此提出正确判断。这种观点支持了“客观事实说”的基本要素,强调案件的处理要基于客观事实,违背客观事实处理案件就会造成错案。笔者认为“客观事实说”的错案认定标准有着积极的意义,对错案本质的说明较为明确,但是司法实践屮对于案件客观事实的完全发现和挖掘是很难做到的。特别是在诉讼过程中,由于案件事实发生在诉讼过程提起之前,诉讼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对案件客观事实完全意义上的还原,所以“客观事实说”认定标准很难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3•主客观统一说。这种观点折衷了“主观过错说”和“客观事实说”的要素,认为对错案

7、的界定应当对错案的主客观标准相统一。对于错案的认定不仅要看案件的处理结果是否符合客观事实,还要研究司法人员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的行为。这种观点能够得到大部分学者的认同。但是这种观点又兼有“客观事实说”以及“主观过错说”的通病,诉讼过程无法完成对案件的完全还原和重塑,在司法人员的主观过错证明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困难。所以它兼有着上述两种观点的优点,但也依旧无法解决好它们的缺陷。4•三重标准说。这种观点认为应该量化错案的不同类型,在错案纠正环节,以启动再审的标准为错案标准;在错案赔偿方面,以国家作出刑事赔偿的标准为错案标准;在错案追究方面,对司法人员

8、进行错案追究必须以司法人员违反法律规定为前提。这一观点照顾到了错案的不同成因和类型,认识到了错案的复杂性。但反对此观点的学者则认为,“三重标准说”的本质实际上是对错案类型的量化和分类,没有对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