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梳理与剖析

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梳理与剖析

ID:46426643

大小:7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3

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梳理与剖析_第1页
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梳理与剖析_第2页
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梳理与剖析_第3页
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梳理与剖析_第4页
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梳理与剖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梳理与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梳理与剖析摘要:国企改革历来是社会各界分歧最多、争议最大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今年初,世行公布的中国改革报告再次引发国企改革的大争论。我们要想不断推进国企改革,就必须对改革达成共识,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立足历史、放眼世界,搞清国企是什么和为何存在,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其次,借鉴国外国冇企业改革的经验,要研究屮外在政治、社会和经济制度坏境等方面的差异和适应问题。再次,回归国企的全民所有制属性,対国企进行分类改革,综合配套推进。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争论

2、屮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091-03国有企业是当代世界各国共存的一种普遍现象。国企改革一向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它历來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同时,国企改革也是社会各界分歧最多、争议最大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今年初,世行公布的屮国改革报告再次引发国企私冇化改革的大争论。本文将近期理论界对国企改革的争论进行简耍梳理和分析。一、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背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以后又经历了实行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几个阶段

3、。对国企改革的争论也儿乎伴随了国企改革的全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引发三次较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改革争论。一是1995年“北大交火事件”,即林毅夫与张维迎就国企改革问题的重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林毅夫认为国企改革的起点应是剥离其战略性政策负担和社会性政策负担,硬化预算约朿,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张维迎则从现代企业理论出发,强调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对称安排的重要性。二是2004年“郎顾之争”引发的国企改革大讨论。该争论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国有和集体资产的严重流失,如何看待各类企业屮大量存在的管理层

4、收购现象。三是2012年2月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改革报告引发的国企私有化改革的争论。今年世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报告一一《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指出,中国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2030年进入高收入国家,其前提是中国在今后需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实现市场经济的转型,加强民营经济,开放市场,促进竞争和创新,确保机会均等。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报告形成后,教育部、卫生部等部委给予了高度肯定,但遭国资委的不满和反对。国资委研究中心竞争力研究部部长许保利直言,世行报告的核心就是要私有化。更让人意

5、外的是世行行长佐利克在北京举办的媒体会上,遭到“独立学者”杜建国的闹场,称世行报告屮的改革建议不但无益于屮国经济和屮国人民,而且还会带来极大危害。此言一出,各界再次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改革Z路的大争论。二、国有企业改革争论的内容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吴敬琏指出改革已处于深水区,“大关仍然未过”。人民日报也发出“宁要微词,不耍危机”的声音。改革似乎成共识,但国企如何进行改革,逐步形成了几种不同甚至互相对立的主张。(-)微观改革主张1.市场化国资委邵宁(2012)指出,中国国企改革方向是彻底市场化,通过

6、资本市场改造成一个个上市公司。让它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独立的承担它的民事责任,这就是公众化的方向。马光远(2011)也强调国企改革应坚持市场化方向和定位。认为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要符合标准,起码应该有两个铁定的指标:一是平等原则;二是充分竞争原则。真正的市场主体,应该是依靠平等而自由的竞争取得市场份额,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并且依靠优胜劣汰法则生存的主体。事实上,自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改革的路径和方向都是市场化。谢元态(1998)也认为国冇企业改革的根木出路在于市场化,国企改革的实质是将国企的存量资木和增量资本(包括

7、•人力资本)由原来的“计划”配置变为市场配置。郑海航、姚望春(2007)进一步指出,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坚持三条原则:在竞争领域必须坚持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必须依法进行、竞争、公开;在公共领域和“市场失灵”的领域不能盲目进行“市场化改革”。2.产权改革论谷书堂(2002)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要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陈志武(2010)认为当前最关键的还是产权改革。谢鲁江(2012)根据科斯的认识,强调在私有制条件下,仍然有大量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经济危机、市场失灵等。因此需要深化产权改革。

8、不断推进产权改革的根本含义,是使人们之间的各种权责利关系安排得更加合理,更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活动的效率更高。李保民(2012)认为没有合理的产权制度,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财产组织制度可以说是空中楼阁,只有产权多元化,才能寻找资本市场的凝聚力、配置力和向上力量。陈清泰(20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