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信贷中的担保问题探究

我国农村信贷中的担保问题探究

ID:46454217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我国农村信贷中的担保问题探究_第1页
我国农村信贷中的担保问题探究_第2页
我国农村信贷中的担保问题探究_第3页
我国农村信贷中的担保问题探究_第4页
我国农村信贷中的担保问题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信贷中的担保问题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农村信贷中的担保问题探究摘要:健全的信贷担保机制是扩大金融交易规模、克服信贷约束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实践中,由于受产业弱质性、实际财产分布及产权交易市场不健全条件的制约,我国农村信贷市场上的贷款担保方式并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加剧了农村信贷约束。同时,农村经济主体的担保约束是造成信贷融资难的重要原因。关键词:农村信贷融资担保长期以来,资金的短缺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改革后实行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对风险大、收益小的农村市场失去了兴趣,逐渐撤出了设在农村的网点,过度集中于城市。同时,正规金融机构受法规局限过多,适用的

2、担保方式单一,且手续复杂,多数农户、农村中小企业不能提供有效担保,金融风险较大,风险、成本与收益不成正比,往往使专业知识欠缺的农民望而生畏,从而造成了农民'‘贷款难”与金融机构'‘难贷款"两难并存的局面。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政策和新举措,多次提出要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担保品缺乏的问题。一、我国农村信贷融资担保的现状《中国农村金融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融入资金需求的农户大约占到了60.6%,但这些想借钱的农户有42%以上没有从正规的金融机构借到钱,即使从正规

3、金融机构贷到款的农户,也有35.6%以上的农户表示这些贷款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截止到2009年6月末,全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只有118家(不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全部引入的资本还不到50亿元,吸收的存款只有130亿元,发放的农户贷款55亿元。2008年,所有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近7万亿元。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融资渠道有五个:一是政策性银行信贷(如农业发展银行提供的对农村粮棉油收购、加工企业的信贷业务);二是商业银行信贷(如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村镇银行等的信贷业务);三是农村信用社贷款;四是民间高利借贷;五是民间亲情借贷。

4、正规金融融资和非正规金融融资约各占一半。其中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融资的需求,主要通过以担保形式提供贷款。农村信贷投放中,涉及农村信贷担保的主要法律、法规为《担保法》、《物权法》、《贷款通则》等。与农村信贷担保相关的法律还包括《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条款。目前我国农村信贷担保方式主要为:保证担保、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等。二、农村信贷融资担保约束的原因造成我国农村信贷担保困境的主要原因为:农村信贷担保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村信贷担保物范围狭窄、农村信用环境薄弱、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信贷担保

5、法律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尚无一部完全针对农村信贷的法律,甚至针对农村金融的专门法律也没有。针对农村金融和农村信贷实施的法律条文,全部散见于其他各种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里,如现行的《农业法》第四十五条对农村金融规范的原则性规定、第四十六条对农业保险的相关规定,又如现行《担保法》、《物权法》中对担保形式的相关规定等。这些规定或者过于宏观、原则,对农村信贷担保的指导意义不强,或者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分散的法律条文不利于行政管理机构、金融行业、农户在制度框架和政策指导下开展农村信贷工作。2、农村信贷担保物范围狭窄“城乡二元制”的农村产权制度

6、特性决定了农村信贷担保物与城市相比,存在范围狭窄、流转困难、抵押权不易实现的困难,严重制约了农村信贷担保产品的创新。这其中具体包括了:法定信贷担保物范狭窄、担保物变现能力差、配套管理落后。3、农村信用环境弱化我国农村信用缺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投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民信用意识缺乏、村镇政府忽视诚信建设。4、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农村产业及经济实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金融较城市金融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把控和处置能力更弱,金融机构作为主要的风险承担者,如没有较好的风险补偿分担机制,势必影响、削

7、弱金融机构支农的实力,这也间接成为限制农村信贷担保发展的主要原因。三、完善农村信贷融资担保体系的对策“信贷+保险”产品设计的目的是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所以在对“信贷+保险”进行产品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保险产品应当尽量涵盖影响农户还贷的所有风险,而不能仅仅包含农业保险,同时,保险产品在参保对象、保险期限和保险金额等方面的设计也要与普通的保险产品有所差异。在参保对象上,根据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在推动有贷款需求农户参保的同时,也应该尽量鼓励非贷款农户进行投保,确保保险公司能够有效的分散经营风险;在保险期限上,保险期限应与

8、农户的贷款期限相一致或者更长,以预防当农户无法偿还贷款时,保单仍具有执行风险补偿功能的有效性;在保险金额方面,保险金额应该与农户的贷款金额大致相等或者更高,以保证在农户发生保险事故时,信贷机构能够从保险公司获得足额的贷款本息。具体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