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村官的利弊浅谈

大学生当村官的利弊浅谈

ID:46534987

大小:66.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11-25

大学生当村官的利弊浅谈_第1页
大学生当村官的利弊浅谈_第2页
大学生当村官的利弊浅谈_第3页
大学生当村官的利弊浅谈_第4页
大学生当村官的利弊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当村官的利弊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当村官的利弊浅谈来源:博客作者:任建勋网络上曾一度流行着这样的片段:之前,他们是这样的:他们年轻,有学识,可是缺乏社会和工作经验;有着高的学历,可是没有真正的社会地位;有欲望和冲动,可是总被现实无情遏制;空有梦想和追求,可是在物质上几乎一无所有;他们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可是他们有的还不能养活自己。他们是80后,他们错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财富分配。等他们上了大学,工作不再有保障;等他们雄心勃勃地踏入社会,才发现满城的房子中没有他们的一个窝,满地里跑的车子没有他们的一个座。现在他们仍然是这样的,并且:他们有村官的称号,可却不是他们做着一般公务员不愿意下来做的“公务”,可是却被明文规定为“非公务

2、员”,”他们下到农村,希望大有作为,可是却整天被闲置在基层政府无所事事,他们明明听到政策说自己将享有与基层公务人员同等的待遇,可是下来后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诙谐的语言,描写的是大学生当村官这一想象。当年的天之骄子,毕业后扎根农村,做起村官。现象背后的利弊,我且在这浅谈几语。——引子一、大学生当村官现象的一些实例目前,在农村广大基层干部队伍中活跃着一支特别的队伍,这支队伍人数尽管不多,但普遍年龄轻,学历高,思维活跃,对事业有执着的追求,这就是大学生村官。首先来看一些我搜索到的关于大学生当村官现象的实例。1.2006年以来,山西省天镇县先后选拔142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在县乡两级党委积极引导培养下

3、,大学生村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成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1.10年来,四川省先后选派8600多名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但统计显示,现仍在村(社区)工作的不足3000人,流失率达70%以上。2.海南省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在进行到第7个年头,选拔计划工作也渐趋停滞,对于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的后期管理及锻炼期满后的使用,成为当前有关部门面临的最大问题。3.《瞭望东方周刊》“从校门到农门的现实悖论”一文报道:李亚鹏作为北京市大学生村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屡见报端。大多数村官没有李亚鹏这样幸运。对他们来说,日常事务和对于合同期满后出路的忧虑,是生活的两大内容。而即便是在李亚鹏的心底,

4、也存在着续约期满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另一个矛盾是,李亚鹏的合同明年将到期,不知道一年后续签与否。而正在做的草莓研发项目,则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见效益。事实上,2005年至今,平谷区聘用的559名大学生村官中,数得出来的支农典型也就是寥寥数例。5.吴天是北京首届大学生村官中的一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两个月期间,他就一直觉得缺少认同感,在彻底感到失望后,最终递交了辞职报告。“大学生村官”是近段时间以来的热点名词,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各种新闻报道连续不断,引来了众多议论。有叫好的,认为这是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重视,开辟了就业新渠道;也有质疑的,觉得大学生在农村发挥不了自己的特长,派大学生村官

5、不起什么作用;更有甚者,认为当今农村最需要的不是大学生,这项政策没有多大意义等。这一系列的事例和数据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而大学生村官也是这些举措之一,有着自己产生和发展的历程:1.大学生村官计划自1999年在海南省局部试点实施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并在我国不少地区广泛试行。北京、陕西、河南、浙江、四川等地纷纷岀台政策,以一定的优惠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希望以此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并能提升“村官”的素质,提高农村治理水平。2.2005年6月,政府发布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

6、业的意见》,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村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3・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将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在有条件的地方选拔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大学生村官现象慢慢进入了人门的视野,成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大学生村官是什么?国家要发展,农村要发展,大学生要就业,于是催生了大学生村官。三、大学生当村官的“双刃剑”作用大学生们由校门出发

7、抵达农村,给最基层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形态带来触动,已经是一个事实。这一触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要辨证的看待。(-)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选聘大学生当“村官”,是农村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当今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除了国家继续加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