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时期的文学思想

建安时期的文学思想

ID:46564349

大小:20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5

建安时期的文学思想_第1页
建安时期的文学思想_第2页
建安时期的文学思想_第3页
建安时期的文学思想_第4页
建安时期的文学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安时期的文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建安时期的文学思想建安文学思想从建安元年(196)开始,到魏明帝太和六年(232)结束,共37年。第一节士人心态的变化从重功利转到非功利,从重文学的社会功能、教化功能到审美功能、抒情功能的转变。外戚、宦官相继专权,到桓灵之世达到极点。后,董卓乱起,东汉灭亡。君臣关系紊乱,正统思想便无栖身之地。儒家大一统思想既与政局抵牾,士人经世致用的观念便没有了市场,士人从政权的维护者便变为政权的批评者。《后汉书·党锢列传》说: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曹丕在《典论》中说:桓、灵之际,阉

2、寺专命于上,布衣横议于下;干禄者殚货以奉贵,要名者倾身以事势;位成乎私门,名定乎横巷。由是户异议,人殊论;论无常检,事无定价.汉末党禁:李膺党案张俭党案把大一统政权和大一统思想的向心力,转向了重视自我;崇拜圣人变为崇拜名士。士人之间相互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名士崇拜使正统思想不知不觉消退,而独立人格在士人心理上地位提高了。士人从经学束缚中解脱出来,发现了自我,发现了感情、欲望、个性,更重要的是发现了美。第二节非功利,重情,重个性,追求华美的文学思想一、从功利性走向非功利性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

3、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建安文学创作总的倾向便是非功利重抒情。族弟文仲亡时年十一,母氏伤其夭逝,追悼无已,余以宗族之爱,乃作斯赋。     气纡结以填胸,不知涕之纵横。时徘徊于旧处,睹灵衣之在床。感遗物之如故,痛尔身之独亡。愁端坐而无聊,心戚戚而不宁。步广厦而踟蹰,览萱草于中庭,悲风萧其夜起,秋气憯以厉情。仰瞻天而太息,闻别鸟之哀鸣。(曹丕《悼夭赋》)至于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观其《北上》众引,《秋风》列篇,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杂荡,辞不离于哀思。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也。(《文心雕龙·乐府》

4、)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室思》)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枯枝时飞扬,身体忽迁移。不悲身迁移,但惜岁月驰。岁月无穷极,会合安可知。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魏文帝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一首》)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幹、琳、玚、桢)一时俱逝,痛何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同舆,止则接席,何尝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

5、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曹丕《与吴质书》)二、文气说的提出,标志着文学理论批评自觉时代的来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作家的气,指气质情性。反映了经学束缚解除之后,士人开始重视人自我的倾向。重视个性,重感情气质,都是重视自我的表现。这和文学创作重抒情,轻功利是一致的。三、求华美的倾向。求华美,就是对文学表现技巧和表现形式的追求,对作品词采、对偶、声律等的重视。首先,追求词采的华美,主要是词采的浓烈的感情色彩。曹丕《答繁钦书》写歌舞情状:于是振袂徐进,扬娥微

6、眺,芳声清澈,逸足横集,众倡腾游,群宾失席。然后修容饰装,改曲变度。激情角,扬白雪,接孤声,赴危节,于是商风振条,春(雇鸟)度吟,飞雾成霜,斯可谓声协钟石,气应风律,网罗韶濩,囊括郑卫者也。刘桢《鲁都赋》也有一段歌舞场面的描写:舞人就列,整饰华容,和颜扬眸,眄风长歌,飘乎焱发,身如转波,寻虚骋迹,顾与节和,纵修袖以终曲,若奔星之赴河。(《刘公幹集》曹植《洛神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

7、,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其次,追求华美,还表现在开始有意追求对称回环之美上。曹植诗中不仅已出现律句,而且已出现律联。此时五言诗中词语对仗的运用更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