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ID:46576049

大小:595.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25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_第1页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_第2页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_第3页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_第4页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讲谐振功率放大电路4.1丁类谐振功放4.2丙类功放的直流馈电电路4.3丙类功放的输出匹配网络谐振功率放大电路4.1丁类高频功率放大器丁类放大器工作在开关状态,由截止区到饱和区。4.1.1工作原理下降的途径:饱和区较小截止区输出信号为方波,须加选频网络。谐振功率放大电路A负半周:正半周:谐振功率放大电路+-+-谐振功率放大电路A4.1.2等效电路及波形图谐振功率放大电路输入为余弦波uAEC-2ucesic1ic2的组合4.1.3输出功率及效率谐振功率放大电路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丙类与丁类功率放大器导通角串联谐振选频并联谐振选频改善失真的方法截止与饱和失真截止

2、失真失真情况半波小于半波波形无失真无失真负载电阻上电压90%左右78.5%左右传输效率线上线下方静态工作点位置饱和区与截止区放大区与截止区三极管工作区域丁类丙类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在高频功放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应分别加上合适的直流偏压,有关的直流馈电线路可分为串联馈电和并联馈电两种基本电路形式。串联馈电是指晶体管、直流电源和回路三部分串联,并联馈电是指这三部分并联。4.2丙类功放的直流馈电线路谐振功率放大电路4.2.1集电极馈电电路集电极电流是脉冲形状,包括直流、基频及各次谐波分量。集电极馈电线路应:1、有效地将直流电压加在晶体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2、使基频

3、分量流过负载回路产生输出功率3、有效地滤除高次谐波分量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串馈并馈高频扼流圈高频扼流圈以免高次谐波影响直流电源的稳压性能串联并联串联馈电方式优点Lc和Cc处于高频地电位,它们对地的分布电容不会影响回路的谐振频率缺点电容器C的动片不能直接接地,安装调整不方便。特点并联馈电方式缺点由于Lc和Cc1不处于高频地电位,它们对地的分布电容直接影响回路的谐振频率优点但回路处于直流地电位,L、C元件可接地,故安装调整方便。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在无输入信号时,自给偏压电路的偏置为零。随着输入信号的逐渐增大,加在晶体管be结之间的偏置电压向负值方向增大。4.2.2

4、基极馈电电路自给偏压方式基极的负偏压既可以是外加的,也可以由基极直流电流或发射极直流电流流过电阻产生。谐振功率放大电路高频扼流圈高频短路电容4.3丙类功放的滤波匹配网络该双端口网络应具有这样的几个特点:(1)以保证放大器传输到负载的功率最大,即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2)抑制工作频率范围以外的不需要频率,即有良好的滤波作用;(3)传输高效。(4)大多数发射机为多波段工作。谐振功率放大电路(a)L型(b)T型(c)Π型4.3.1常用匹配网络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常用网络有:1、L、T型等2、三种基本单元的混合型3、双调谐耦合回路阻抗匹配:阻抗的虚部为零,实部

5、与外电路相等。滤波网络同时达到谐振与匹配。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图4-8L型匹配网络(a)L-I型网络(b)L-Π型网络图4-9是一超短波输出放大器的实际电路,它工作于固定频率。图4-9超短波输出放大器的实际电路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例4-1分析工作频率为175MHz的两级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元器件参数。解:两级功放的输入馈电方式均为自给负偏压,输出馈电方式均为并馈。在信号源与第一级放大器之间、第一级放大器与第二级放大器之间分别加入T型选频匹配网络(C1、C2、L1和C3、C4、L2),在第二级放大器与负载之间加入倒L型选频匹配网络(C5、L3、C6)。谐振功率

6、放大电路由于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和分布参数的影响,C1~C6均采用可变电容器,其最大容量应为计算值的2~3倍。通过实验调整,最后确定匹配网络元件的精确值。匹配网络可自行选择,网络中各电感与电容的值可根据相应的公式(P101表2-3-1)计算得出。谐振功率放大电路作业P1102-4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