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岛进入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改进研究

环岛进入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改进研究

ID:46586267

大小:483.6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5

环岛进入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改进研究_第1页
环岛进入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改进研究_第2页
环岛进入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改进研究_第3页
环岛进入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改进研究_第4页
环岛进入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改进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岛进入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改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32卷,第4期207年8月公路工程HighwayEngineeringV01.32.No4Aug.,2007环岛进入通行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改进研究邹博,石京,陆化普,袁健(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北京100084)[摘要】以可接受间隙理论为基础,井假设车头时距服从CowanM3分布,利用概率的方法,对环岛进入通行能力的理论公式进行r数学推导,并对通行能力公式中的各个参数作了详尽的分析,得出了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实际不是所有进【l道车辆均须穿越环岛中所有车道进入环岛的事实,引入新的参数改进了通行

2、能力的计箅公式。[关键词]环岛;通行能力;M3分布;可接受间隙;车头时距[中图分类号]U491I+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205(2007)04016905InfluencingFactorAnalysisandImprovementofRoundaboutEntryCapacityModelZOUBo,SHIJing,LUHuapu,YUANJian(Instituteof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

3、China)[Abstract]BasedonthegapacceptancetheoryandCowanM3distribution,thispapergivesamathematicalderivationoftheroundaboutentrycapacityformula.Parametersintheformulaareanalyzedwithrespecttotheirimpactsoiltheentrycapacity,andthosemajorinfluencingelementsareobt

4、ainedconsequently.InconsiderationofthefactthatnotalltheentryvehicleshavethenecessitYtoOFOSSallthelanesinaroundaboutinordertogetintoit,newparametersareintroducedinthecapacityformulatoa—meliorateitsconsistencywiththerealentrybehavior.[Keywords]Roundabout;Entr

5、ycapacity;M3distribution;Gapacceptance;Headway公路通行能力标准是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决策依据,通过对公路通行能力和交通量的适应性分析,可以确定公路建设的合理规模以及台理的路网结构。交叉路口往往是路网交通流的瓶颈。作为一种重要的交叉路口方式,环岛经常分布在莺要路段的交汇处,影响着路网的通行能力。由于在环岛处车流转向而引起车流之间的冲突、交汇、分流等车流运行行为,环岛的交通特性比较复杂。无信号控制平面环岛是环岛中最多的一种类型,其通行能力确定相对幽难。因此研究无信号控制平

6、面环岛成为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研究环岛的各种方法可分为3种类型”。:第1类是交织理论模型,以交织段能通过的最大交织流量反映环岛的通行能力,典型代表是Wardrop公式;第2类是根据可接受间隙理论建立的模型.以进

7、1车道能进入环岛的最大流量反映环岛的通行能力,即假定环岛中车辆为主要车流,其通过冲突区时自由通过而没有延误;而处于进r

8、道上的车流为次要车流,在冲突区内必须观察主要车流中车辆间的间隙,只有当某一间隙大于其临界间隙时,才能通过。第3类足建立在大量试验数据基础上的反映环行车流量与人口通行能力

9、关系的回归模型。其中可接受间隙理论模划是建立在严谨理论基础r的,体现了环岛的交通特性,适应性较强。基于以上特点,本文将根据可接受间隙理论对环岛通行能力的计算进行一些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探讨。1可接受空隙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假设1.1车头时距在交通流的发展过程中,早期假设车辆到达符合Poisson分布,则车头时距就是指数分布。但是,指数分布理论上会得到大量的0~ls的车头时距。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交通流方面的学者使用移位指数分布I}I

10、线来拟台观测数据。收稿日期]2006—09—30作者简介]邻博(1982一/,男,

11、重庆人,硕十研究生.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万方数据170公路J二程32卷Cowan”在移位指数分布的基础上,引进交通流中自由车辆的比例因子a,(“为交通流中,1i_=结对行驶的车辆比例),并假设非自由(结队)行驶的车辆的车头时距至少为△(s),提出了交通流车头时距的M3分布,其累积概率函数为:F(£):』1一ae““。’‘’d(1)【0z≤矗其中入定义为x=等,q为交通流量(辆/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