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4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4

ID:46595184

大小:1.41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11-26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4_第1页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4_第2页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4_第3页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4_第4页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卷 分析研究及备考思路二、课改后高考语文试卷特点(一)结构方面第I卷 阅读题(70分)甲 必考题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9分)   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乙 选考题第三大题,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第四大题,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第II卷 表达题(80分)第五大题,语言文字应用(20分) 第六大题,写作(60分)全卷共六大题18个小题相比大纲卷的变化:①考查内容的顺序和分值有所调整(见上);②把原来第一、六两个大题

2、合并为一个大题放在写作之前,分值由原来的27分减少为20分(一7分);③一开始就使学生进入阅读状态;④选考文本阅读中增加了探究性试题。2.形式调整体现课改理念①“必考题”和“选考题”的设置,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础性”和“选择性”要求;②选考以模块为单位进行,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③增加了阅读的分值(+3分),更好地体现了“感受··鉴赏”“思考·领悟”等课程目标的要求;④选考文本阅读中探究性试题的设置,着重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⑤增加了古代诗歌阅读的分值(+3分),注重学生审美体

3、验和鉴赏能力的考查;⑥增加了名篇名句默写的分值(+1分),体现了对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⑦减少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分值(-7分),字音字形等需要识记的死知识的考查弱化,更注重语言的表达和运用。二、试题命题特点及复习建议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命题特点:1、选材。这四年的选文都是社科类2、赋分。分值固定在9分。三个小题,每题3分。3、题型。定格在客观单选题上。4、考点。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点。一直固守在对词语与句子的理解、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四个方面。1、对词语与句子的理解如:

4、2009(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2011(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

5、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1).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2、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如:2009(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

6、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2010(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B.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C.在古代,起初

7、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3、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归纳如:201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

8、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