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虫培养课件

轮虫培养课件

ID:46607641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上传者:无敌小子
轮虫培养课件_第1页
轮虫培养课件_第2页
轮虫培养课件_第3页
轮虫培养课件_第4页
轮虫培养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轮虫培养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轮虫培养第一节轮虫的生物学Ø轮虫(Rotifer)是一群微小的多细胞动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水域,是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Ø目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的是半咸水种类——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Ø褶皱臂尾轮虫是鱼类、甲壳类育苗的优良饵料。具有生活力强、繁殖迅速、营养丰富、大小适宜和容易培养的特点。非需精卵(夏卵、非混交卵):Ø卵形,长径:56-130mm,短径:48-96mm。Ø卵壳薄而光滑,成熟后无需受精,就能迅速发育成二倍体非混交雌体。Ø一个雌虫产卵的频度和一生所能产夏卵的数目因种类和环境条件而有很大差异。Ø褶皱臂尾轮虫:初孵化的非混交雌体在最适条件下,大约4h可产卵一次,每尾雌体平均产21个卵。Ø随着日数的增加,产卵的间隔也延长,最终变成完全不产卵。繁殖持续时间为6.7d.需精卵(未受精冬卵,混交卵):Ø当外界环境恶劣不适宜轮虫生存时,如温度突变、种群密度过高、pH和DO剧变、食物的种类改变、食物不足等,种群开始出现混交雌体.Ø混交雌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需精卵(混交卵),个体较小,只有夏卵一半大,透明,数目多。休眠卵(冬卵):Ø混交卵与精子结合成二倍体的受精卵,受精卵再形成厚壳的休眠卵(冬卵)。Ø褶皱臂尾轮虫的休眠卵长130mm,宽88mm,约为雌体成体体积的60%,卵壳厚,卵的一端卵黄和卵壳之间有较大的空隙。Ø休眠卵可抵御外界的不良环境。待外界环境条件适合时,休眠卵萌发成新的非混交雌体,进入新一轮单性生殖。轮虫的发育轮虫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Ø胚胎发育期:即卵的发育时期,指卵的产出到幼体的孵出所经历的时间。Ø生殖前期:又称幼体阶段或胚后发育,指幼体孵出到其产出第一个卵所经历的时间。Ø生殖期:指第一个卵产出到最后一个卵产出所经历的时间。 Ø生殖后期:又称衰老期,指从轮虫最后一个卵产出到其死亡所经历的时间。Ø褶皱臂尾轮虫的雌体,生长至背甲长达140mm时,即开始产卵繁殖,即生物学最小型。Ø夏卵产出时较小,随着卵的发育,短径膨大。卵产出到幼体孵化出所经历的时间,受温度影响很大:15℃为1-2d,30℃为6-18h。Ø刚孵出的仔虫形态即和成虫相似。平均背甲长96mm,宽72mm。Ø孵化出的仔虫生长发育至成虫所需的时间,受温度、饵料、水质等条件的影响。15℃为2-3d,25℃为0.5-1.5d。轮虫的寿命Ø自然环境中轮虫的寿命变化很大:从几天到几周不等。Ø褶皱臂尾轮虫的寿命,受温度、饵料以及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品系寿命也有差别。Ø温度高,寿命短。温度低,寿命长。环境条件好,寿命长,环境条件差,寿命短。Ø褶皱臂尾轮虫的寿命,大约为7-10d。轮虫的饵料滤食性动物,借助轮盘部的纤毛带的颤动所引起的水流,滤食水中的颗粒物质。饵料大小宜在25mm以下,15mm以下最理想。轮虫的饵料主要有3类:Ø微藻:各种大小适宜的微藻均可。普遍认为小球藻是轮虫培养的良好饵料。Ø酵母:面包酵母、啤酒酵母、油脂酵母等。酵母具有供应稳定、易于贮藏、投喂简便等优点,但酵母培养的轮虫存在营养缺陷,投喂前需要进行营养强化。Ø微生物团絮:即人工制成的有机碎屑。第二节轮虫的分离和培养一、轮虫种Ø从有关科研、教学单位获得。具有优良的品质。Ø从天然水体中分离。用浮游生物网捞取浮游生物样,在解剖镜下用微吸管可比较容易地将轮虫吸出。二、轮虫休眠卵的孵化轮虫休眠卵: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700元/克孵化方法:Ø将轮虫卵放入盛有20-25ppt海水的圆锥形容器中,每升海水约放0.2克轮虫卵。Ø水温控制在25℃-30℃,连续光源(1000lux)。 Ø从底部充气,开始时气量稍大,数小时后减小气量使轮虫卵在水中充分混合即可.Ø轮虫卵在24-30h内孵化,每克轮虫卵可孵化出约2百万个轮虫。三、轮虫的培养方式1.粗养和精养Ø是按培养条件的人为控制程度划分的。Ø粗养(extensiveculture):培养池为室外大型水泥池或土池。成本低,培养的轮虫密度也低。Ø精养(intensiveculture):培养池为室内小型水泥池,严格控制培养条件,要求的设备条件高,成本高。精养轮虫的效率高,产量稳定。2.一次性培养、连续培养和半连续培养Ø是按采收方式划分的。一次性培养(Batchculture):在轮虫培养池中,先培养微藻饵料,待浓度较大后,将轮虫接种进去,补投酵母饵料,经过一定时间(4-7天),待轮虫达到一定的密度后,一次全部采收。半连续培养(Semi-continuousculture):又称间收法培养。是指在一次培养的基础上,当轮虫达到一定密度后,每天将一部分轮虫用虹吸法采收,并加入新的藻液继续培养。半连续培养大多采用室外大型水泥池或土池,以粗养方式培养。连续培养(Continuousculture)培养装置为室内封闭式系统,培养条件严格控制,提供高质量饵料,自动控制采收。连续培养目前还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四、轮虫的培养方法(培养流程)一、培养容器Ø种级培养:各种规格的三角烧瓶、细口瓶、玻璃缸、水族箱等。Ø生产性培养:玻璃缸水槽和水泥池。Ø这些容器在使用前都需要用有效氯或高锰酸钾进行化学消毒,小型培养容器也可进行高温消毒。二、培养用水大量培养一般采用砂滤水,种级培养可采用消毒水,以减少原生动物的污染。三、培养条件和管理1.盐度:最适15-25。2.温度:最适25-28℃。3.饵料:微藻和酵母4.充气:除在小型容器内进行轮虫种级培养外,轮虫的培养一般需要充气。5.水质管理:换水、清底、倒池 6.轮虫生长的检查常用解剖镜检查,轮虫成体带夏卵的比例和数目是判断生长好坏的重要标准。生长良好:个体肥大,肠胃饱满,游动活泼。多数成体带有夏卵(一般3-4个)。生长不良:死壳多,身体上附着污物,沉底,不活泼,不带卵或带冬卵,雄体出现等。第三节轮虫的保种和休眠卵的保存轮虫一般采用保存冬卵的方式进行保种。在秋冬季冬卵往往大量出现于轮虫培养池,从池底的沉淀物中可收集到大量的轮虫休眠卵。一、休眠卵的诱发生产中诱发两性生殖形成休眠卵的方法,是以高的种群密度和饥饿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先以常规方法培养轮虫,不采收,待轮虫数量达到高峰时,突然停止投饵和充气,池中饵料很快耗尽,即会出现两性生殖,产生大量休眠卵。二、休眠卵的保存Ø瓶装的轮虫休眠卵,可放在冰箱的冷藏室或冷冻室保存。Ø休眠卵也可保留在原培养容器或原池中。原池水不能排去,也不能更换新水。若需要再培养时,把原池水排掉大部分,换入新鲜海水,并加入新鲜藻液,池中的休眠卵即孵化,而获得大量种轮虫。第四节轮虫的营养与营养强化Ø轮虫是鱼虾蟹幼体重要的生物饵料,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对幼体的生长速度、抗病力及成活率等均有重要影响。Ø营养成分:蛋白质、脂类(不饱和脂肪酸EPA/DHA)、维生素等。Ø营养强化:收集轮虫,进行8-10小时的营养强化,满足鱼虾蟹幼体的营养需求。一、蛋白质的营养强化轮虫蛋白质含量:不同培养条件下或不同生长阶段变化很大,影响鱼虾蟹幼体的生长用商用轮虫蛋白质营养强化剂进行强化。ProteinSelco强化方法:Ø1.准备强化缸,用高锰酸钾或有效氯消毒后,加入25℃左右的过滤海水。Ø2.用筛绢网将要强化的轮虫收集起来,冲洗后转移到强化缸中,轮虫密度为300-500个/毫升。Ø3.按125mg/L强化水体的量称取强化剂,加少量水混匀后倒入强化缸,强化时间为3-4小时,强化过程中需不间断充气。 Ø强化完毕后,用筛绢网滤出轮虫,用海水充分洗涤,除去多余的强化剂,以减少对育苗水体的污染。二、脂类的营养强化Ø轮虫脂类的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对鱼虾蟹幼体的发育和成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海洋微藻培养的轮虫:不缺乏EPA/DHA酵母培养的轮虫:严重缺乏EPA/DHA,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营养强化。轮虫脂类的营养强化方法:1.用微藻对轮虫进行营养强化:常用微绿球藻、球等鞭金藻等2.酵母添加鱼油的直接强化方法(油脂酵母法):在酵母中直接添加鱼油,添加量为10%,然后投喂轮虫3.油脂乳化法:用高HUFA含量的乳化油进行强化。4.用配合饵料进行强化:CultureSelco(CS),ProteinSelco(PS)三、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的营养强化维生素C不仅能刺激轮虫的生长,而且对海水鱼幼体的成活和生长有重要作用。用面包酵母培养的轮虫:维生素C含量低。轮虫维生素C的强化方法:以富含维生素C的微藻,如等鞭金藻、小球藻和微绿球藻进行强化。在用乳化油强化轮虫时,在其内加入水溶性维生素C四、轮虫作为生物饵料的营养评价优点:轮虫个体小,适于幼体早期摄食。轮虫的基本营养缺陷可通过营养强化进行弥补。缺陷:必需脂肪酸的比例,特别是DHA/EPA的比例,很难满足海水鱼幼体的营养需求。强化轮虫的HUFA含量不稳定,及时投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