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临床新用解析

乌梅丸临床新用解析

ID:46634227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乌梅丸临床新用解析_第1页
乌梅丸临床新用解析_第2页
乌梅丸临床新用解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乌梅丸临床新用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乌梅丸临床新用解析处方来源汉?张仲景《伤寒论》药物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F姜十两黄连十六两附子六两(炮去皮)当归四两黄柏六两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蜀椒四两(岀汗)功能滋阴泄热温阳通降安蛔止痛常规用法上十味,加水1000ml,头煎取汁500ml,二煎取汁400ml,头、二煎合而温服,每次300ml,一日三次。本方酸甘辛苦复法,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方中重用乌梅,苦酒酸收;连、柏苦寒泄热;姜、辛、附、椒、桂辛热祛寒;参、归扶正固本。诸药相伍,刚柔相济,使之阴阳平衡,诸症自消。临床新用乌梅丸加贯仲炭12g棕柵炭12g生藕节12g牡蛎粉12g治疗实热加漏。乌梅丸加滑石30g生甘草10g

2、小蓟12g藕节12g木通10g治疗下焦热盛尿血。乌梅丸加生侧柏叶10g生荷叶10g生地10g白芨粉10g锻乌贼骨30g治疗胃热炽盛吐血。乌梅丸冋地榆30g槐花10g茜草10g山梔10g治疗肠道湿热便血。医案举例例1、患者,女,25岁,既往月经周期正常,此次经血突然大下,曾在市人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以激素、止血剂治疗效不显,现淋漓日久不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时冇发热,小便黄,大便干结,苔黄,脉数。辨证:冲任热盛血热崩漏治法: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方药:乌梅丸加减组成:炒乌梅30g川连6g黄柏10g黄苓10g生地12g沙参10g当归6g炮姜炭10g陈棕炭12g贯仲炭12g生大

3、黄6g锻牡蛎30g1齐!J/日,水煎分早中晚三次饮服。复诊:药服5剂,月经次数明显减少,偶有腹痛、血块,发热、口渴消失,原方去陈棕炭、贯仲炭、炮姜炭、生大黄、生地、沙参、黄苓。加桃仁、红花、益母草、党参、桂枝,更服5剂,诸症消失,迄未反复。例2、患者,男,36岁,既往有泌尿系结石病史,此次发病突然,晨起尿血鲜红,伴尿频,尿急,尿痛,小漫不畅、灼热,小腹胀热不舒,发热,舌苔黄,脉滑数。辨证:热结膀胱热伤血络尿血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方药:乌梅丸加减组成:炒乌梅30g川连6g黄柏10g滑石30g生草梢10g琥珀屑3g光藕节10g小蓟12g川楝子10g细辛3g当归6g山梔10g1剂/

4、口,水煎分早中晚三次温服。复诊:服药3剂,尿血止,尿频减轻,尿后茎中疼,灼热不适,口渴,原方加生地30g木通10g继服5剂,嘱多饮水,忌麻辣,痊愈。按语乌梅丸是张仲景为治疗上热下寒的寒热夹朵证一蛔厥而设,被后世奉为治婀祖方,然而据此仅把乌梅丸作为治拥的专剂,则嫌失之局限,其实仲景于乌梅丸方后己有“又主久利”的记载,为“治厥阴防少阳、护阳明之全剂”。因此,叶天士、吴鞠通等在乌梅丸组方原则的基础上,加减化裁,灵活运用于外感温暑与内伤杂病等许多病证,对于后人进一步理解本方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颇有启发帮助。据临床报道,乌梅丸除对胆道婀虫症有显著疗效外,用于蛔虫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妇女

5、崩漏、胆右症、嗜酸性白细胞增多性哮喘、尿血等,均有较好疗效。笔者以乌梅丸为基础方,辨证施治,灵活化裁,临床上用以治疗崩漏、月经过多、吐血、痔疮出血,尿血等血证,每获良效,乌梅丸以煎剂效果最好,尤其方中乌梅用量用法,成人可用一日三次,每次30g且乌梅烧存性,止血尤妙。笔者以为,临床病证大多寒热、虚实错杂,其至辨为何种证型都很难,治疗绝非单纯清热、凉血、止血等所能取效,而乌梅丸酸甘辛苦复法、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恰恰符合这些病证的治疗原则,临床只要化裁得当,师古不泥,往往收效卓著,每起沉疱,堪称良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