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ID:46644779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_第1页
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_第2页
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笔者2011年3月〜2013年12刀运用屮药配合艾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来自门诊患者,年龄23〜49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5年。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中有关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或增多,甚至人量出血。需要排除妊娠相关出血、生殖器肿瘤、感染、血液系统及肝肾重耍脏器疾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发育畸形、外源性激素及异物引起的不规则出血等。1治疗方法1.急性出血期。急则治其标,自拟清宫阿胶膏,药用:黄罠30g,

2、熟地黄20g,党参、续断、荧实、菟丝子、旱莲草、赤石脂、海螺悄、阿胶(悻化)各15g,炙升麻、III茱萸、红枣肉、白术各10g,艾叶炭15g,三七粉(冲)3g,艾灸穴位隐白、太溪、三阴交、关元、气海、子宫,使用艾条灸,方式为悬起灸的温和灸,在施灸时将艾条点燃,对准应灸的月俞穴部位,约距皮肤2〜3cm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rain左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灸时依从上到下的顺序。2治疗结果疗效标准:治愈:控制出血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显效:控制出血后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基本恢复正常

3、,但经期较长,自觉症状消失;有效:月经周期、经期部分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量减少;无效:以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治疗结果:本组35例治愈9例(占25.7),显效15例(占42.9),有效8蚀占22.9),无效3例(占8・6),总有效率为91・4。3典型病例U!患者,女,45岁,2011年3月9口初诊。主诉阴道流血淋漓22天,经色淡而质薄,无血块,无腹痛,乏力,气短神疲,面色11光白,欠温,舌质淡苔薄,脉缓弱。平素月经规律,25〜29天为1个周期,行经3〜5天。月经平素颜色鲜红无块,无痛经。B超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子宫内膜0・33cm。血红蛋口8・3

4、g/dlo中医诊断:崩漏(瘀滞胞宫型);西医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无排卵型)。给予自拟清宫阿胶膏止血并配合艾灸,服完3盒出血量减少,缓解期辨证治疗,观脉与症符合气不摄血型,给予清宫阿胶膏加减。服完3个疗程,症状消失。月经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4讨论功能性子宫出血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中医学把本病归属于“崩漏”范畴,其发生的机理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至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中医学治病贵在辨证论治,唯有辨证准确,对症用药,才能效果好。此病则强调塞流、复旧,故而笔

5、者采用辨证辨病相结合,急者塞流澄源,缓者澄源复旧。出血期以益气摄血为主,黄罠、炙升麻益气摄血为君;山茱萸收敛固涩;阿胶、三七止血。出血减少期,缓则治其本,临床以阴虚血热者多见,以生地黄、白芍、阿胶固护营阴;川茸升举下陷之阳,阴血不足,阳邪有余,辅以黄苓清热止血。清泻三经z湿、热、瘀等病邪,乂可疏肝理气,邪除则脾可统血。子宫穴为胸腹部的经外奇穴且为调经的要穴。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在于迅速止血并且调整周期,临床上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既能益气止血又能澄源调经,在补气养阴、健脾补肾的同时达到标木同治的目的。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功能性了宫出血效果满意、持久、无副

6、作用,值得借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