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

ID:46646525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_第1页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_第2页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_第3页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_第4页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摘要介绍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技术,包括培养基配方、接种、菌丝培养、出草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北冬虫夏草的栽培效益提供参考。关键词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接种;菌丝培养;出草管理;采收屮图分类号S56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5)14-0074-02北冬虫夏草[Cordycepsmilitaris(vuill.)Fr.],又名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同属。其子实体及虫体也可作为冬虫夏草入笏,与冬虫夏草的功能一致,具有益肾补阳(即补肾阳,又补肺阴)、保肝益肾

2、、秘精益气、止血化痰等功效。北冬虫夏草是一种具有极高的医疗、滋补价值的珍贵中草药,被誉为“东方神草”,人工栽培的北冬虫夏草是理想的冬虫夏草替代品。检索相关中外文献可知,其富含虫草索、虫草酸、虫草多糖、箔醇类化合物及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并已初步验证部分化合物有抗肿瘤的作用,能冇效抑制人体肾小球细胞的增牛和改善病理组织作用等,因此北冬虫夏草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国家已将北冬虫夏草归为国家新资源食品。人工培植北冬虫夏草药用成分经医学临床证明可以取代资源紧缺、价格昂贵的天然冬虫夏草,对治疗糖尿病、肾病、心脑

3、血管疾病、各种癌症有明显疗效,其被赞誉为“东方软黄金”,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销售市场。可见,北冬虫夏草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哈密市第十三师农科所科研人员进行了北冬虫夏草高产栽培和筛选优质菌种等方面的研究,采用大米代料培养基,其培植技术、菌种制作已获成功。北冬虫夏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一个生产周期90d(其中草生产周期60d),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现总结北冬虫夏草培育技术,以供参考。1培养基配方1.1母种转管培养采用PDA加富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0g、蛋白月东3g、磷酸二氢钾

4、1.5g、硫酸镁0.5g.琼脂18g>马铃薯200go先将马铃薯切成小块在锅里煮到8成熟,用纱布过滤,只要滤液,然后加入上述其他成分,微沸后定容至1000mL,倒入试管中(试管的1/4)121°C、30min高压灭菌,灭菌后摆斜面。1.2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0g、蛋白月东1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酵母粉5g。按1000mL的比例配制栽培营养液(250mL三角瓶,每瓶倒100mL培养液,加10个玻璃珠),高压灭菌(121°C、45min),取出,冷却,备用。1.3大米代料培养基配方:

5、大米75g,上述液体培养基95mL,置于栽培盒内高压灭菌(121°C、45min),取出,冷却,待用。2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发满试管的北冬虫夏草母种切成0.5cmXO.5cm的菌种块3〜5块,接种到放有上述液体培养基的250niL三角瓶中,接种后于黑暗处静置24h后,采用振荡式摇床振荡培养(振荡频率120r/min,23°C)5~7d,待液体培养基内菌丝球长至直径0.5nun左右用于北冬虫夏草人工栽培[1-5]oW将此液体菌种接种到米饭培养基上,每瓶接种量8~10mL,接种后放入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3菌

6、丝培养将接种后的栽培盒放在光照、湿度、温度可以调控的培养室进行培养,初始阶段施以光照强度100lx、60%湿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4〜26°C进行暗光培养。菌丝萌发后把温度降到21-23°C继续暗光培养10-15d,菌丝铺满培养料面,并有局部吃透培养料后,即可移入栽培室上架给光,进行转色培养,要求光照时长14h、光照强度500-600lx、温度控制在21〜23°C、空气相对湿度85%。菌丝完全转色后,用大头针扎2〜4个眼通气,开孔在转色后的1〜2d进行,光照时长14h,光照强度500-700lx,白天温度

7、控制在21-23°C,晚上温度下降至17〜20°C,空气相对湿度80%,以刺激原基的分化。原基形成后,温度控制在20〜22°C,空气相对湿度90%,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光照时长14h,光照强度500〜600lx,每天早晚各通风1次,每次30min。北冬虫夏草子座发生期需要氧气,通气量不足会造成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子座不能正常分化或出现子座纤细、密度大的畸形虫草[6-11]o4岀草管理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并在表面出现一些小小隆起时,表明培养基表面已有原基形成,此时要调节昼夜温差(5〜10°C)刺激,有利于原基分化

8、,并进行透气通风,以保证培养室内空气清新为度。C02浓度维持在0.03%~0.05%o提高湿度至80%〜85%,在出草阶段,严格做好湿度管理工作,若湿度太大通风透气不够,容易诱发气生菌丝,不利于子实体的生长[10-13];若湿度太小,影响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分化,容易使培养基失水而影响产量,本来通风和补湿就是相对矛盾的,必须把握好湿度和通风程度。在出草阶段需要光照强度500-700lx,如果光线过弱,原基分化困难,出草少,子实体呈淡黄色,产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