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秘诀:做不生气的父母

亲子教育秘诀:做不生气的父母

ID:46651418

大小:6.95 MB

页数:360页

时间:2019-11-26

亲子教育秘诀:做不生气的父母_第1页
亲子教育秘诀:做不生气的父母_第2页
亲子教育秘诀:做不生气的父母_第3页
亲子教育秘诀:做不生气的父母_第4页
亲子教育秘诀:做不生气的父母_第5页
资源描述:

《亲子教育秘诀:做不生气的父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亲子教育秘诀:做不生气的父母第1节:爱孩子的本身,而非爱他的条件(1)一爱孩子的本身,而非爱他的条件如果有人问父母,你们爱孩子吗?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会不假思索地说,爱呀!当然爱呀!如果再追问一句,你们都爱孩子的什么呢?不少的父母恐怕就会中“圈套”了:他们会满脸幸福地告诉你,我儿子可聪明了!现在才三岁,已经能背好几百首诗歌了!也有人会说,你不知道我女儿有多听话,月子里很少闹夜,我们大人可省心了!甚至还有人会说,我儿子眼睛圆溜溜的,又大又亮,光看他那张小脸就让人爱不够呢!父母们只顾一一细数为什么爱孩子的原因,却不知他们已经掉进了“问题的陷阱”。这样的问题,很容易让父母在一刹那局限了自己的爱、收

2、缩了自己的1爱、贬损了自己的爱。我们来作个假设,看看这个“陷阱”到底有多深。假设那个会背诗歌的孩子不那么聪明,甚至连说话都比别的小孩晚了半年;假设那个月子里不闹夜的乖乖女儿不那么“听话”,一晚上哭八次;假设那个长相可爱的孩子不那么美貌,而是小眼睛塌鼻子;那么,做父母的难道就不爱他们了吗?当然不会!父母对孩子的爱,完全是一种天性;是没有理由、没有条件的爱。但是,我们还是常常会听见这样的话:“宝贝你要乖、要听话,这样妈妈才爱你,才给你买糖糖;你要是不乖、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也不给你买糖糖了。”妈妈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自己给孩子的是怎样的爱”这个层面,可是孩子那边会接收到一个错

3、误的信息,孩子会以为:2我要乖,妈妈才爱我;我不乖,妈妈就不爱我了!“乖”变成了孩子脑海里一个可以换取妈妈的爱的条件,这岂不是很可悲的事情?就像有部电影里讲述的两个热恋中的年轻人,女孩儿一直对男孩儿隐瞒了自己是富家女的身份,所以她也就坚信男孩儿对自己的爱是不讲条件的真爱。但是有一天,女孩儿无意间听到男孩3儿给他的朋友打电话说,我要不是因为知道她将会继承五千万的家产,我才不会和她恋爱呢!伤心欲绝的女孩儿最终和男孩儿分了手,因为他们之间所谓的“真爱”,因有了“条件”而变得浅薄,失去了意义。第2节:爱孩子的本身,而非爱他的条件(2)如果说这个发生在恋人之间的爱的插曲和我们探讨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

4、爱,还有些许差别的话,那下面这个故事可真的要让人深思了。小雅是个孤儿,在孤儿院里过三岁生日那天,她被养父养母带回家了,小雅在这个新家里愉快地度过了五年的时间。有一天她提前放学回家,正好听见妈妈在客厅里和一个阿姨聊天,阿姨说,你们收养了小雅还真是幸运呢,这孩子这么懂事,听说还当班长了呢!4妈妈呵呵笑起来,是啊,当时我们去孤儿院挑孩子的时候,一眼就相中了她!因为她的脸蛋儿长得最漂亮!妈妈的话犹如一声闷雷击中了小雅,虽然她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是妈妈的这番话还是刺伤了她,她这才“恍然大悟”,妈妈当时挑中她只是因为她的脸蛋儿长得漂亮,妈妈是因为爱她的脸蛋儿才把她带回家的!小雅最终选择了用剪刀在

5、自己的脸上划了个大叉的方式,来测试当自己失去了漂亮的脸蛋儿后,妈妈还会不会爱自己……这是个遗憾的故事,小雅的冲动让人遗憾,妈妈错误的表达更让人遗憾。实际上每个看到这个故事的人,大概都能理解妈妈说那番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小雅只有脸蛋儿值得让人爱。但是很可惜,这样错误的表达方式,在孩子心中成了一个打不开的结——哪个孩子得知父母对自己的爱是要讲条件的,会不难过呢?5孩子乖,做父母的当然值得高兴;然而,孩子不乖,也不能改变他(她)是你的儿女的事实。所以,请不要再要求孩子用条件来换取你对他的爱了。真爱就是爱孩子本身,而不是爱孩子身上的条件。比如聪明还是笨拙,乖巧还是顽皮,学习好还是成绩烂,长的漂亮还

6、是相貌平平等。就如当初决定要生孩子时唯一的理由是享受当爸爸妈妈的快乐一样,现在爱孩子也有个唯一的理由,那就是,他(她)是你的孩子。如果父母能秉承这样的信念去爱孩子,那么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问题发生的几率就会小很多,父母生气的几率当然也会少很多。6第3节:爱孩子的本身,而非爱他的条件(3)了解了什么才是对孩子的“真爱”,我们还要学会爱的方式。方式很重要,方式是表达爱的一种途径,不管父母这边的爱有多真,有多深,如果不能够选择恰当的方式传达到孩子那边去,那一定会造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实际上父母要做的,就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并且要让他知道你爱他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而不是因为他的

7、表现。1可以不同意孩子的表现,但不可以否定孩子的本身当孩子不小心闯祸时,父母当然会不高兴,会责备,但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责备:“你又把杯子打碎了!跟你说了多少遍,杯子不能放在这么靠边儿的地方,你怎么就是7听不进去呢?真是笨得出奇!”孩子打碎杯子固然是需要父母教导的,但父母应该教导的内容不是告诉孩子:你真的很笨——而且不是一般的笨!在这种时候,父母需要说的话其实只有一句:杯子要放到靠里面一点儿才不会打碎哦。又如,一个男孩儿在幼儿园里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