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

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

ID:46670968

大小:9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_第1页
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_第2页
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_第3页
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_第4页
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临床本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动物学教学大纲Laboratoryanimalscience(供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冃U§实验动物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牛命科学的技术和条件,是衡量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耍标志。它涉及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如遗传学、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营养学、毒理学等学科与实验动物学都有密切关系。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耍方法,独立开课,独立考核。本课程教学的主要H的是培养学牛科学思维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严肃认

2、真的科学态度与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本课程对医学牛从事牛命科学研究具有极H重要的意义。本人纲与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陈主初吴端生主编教材《实验动物学》配套使川,适用于药学本科的教学。人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总学时为36学时。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采川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其中平时占10%、作业占10%,自主学习讨论占30%。参考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动物学概论3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的标准化3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的标准化3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

3、标准化6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3实验动物学讨论课13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术3人类疾病动物模型3实验动物讨论课23总计27第一章实验动物学概论目的要求1.使学牛了解并认同本课程目标、课程安排、课程学习方法和考核方式。2.知识目标: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学科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实验动物学发展的“3R”理论。熟悉: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围;实验动物学在医学研究中的意义和应用;实验动物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实验动物学发展的概况和发展趋势。教学内容1•介绍实验动物学发展简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介绍课程目标和课程安排与学

4、习耍求,提出课程涉及的核心问题:医学科研设计中动物设计的方法。3.介绍第一章学习内容,指导学牛口主学习。%1实验动物学的学科概念%1实验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实验动物学的研究范围: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实验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实验技术等%1实验动物在I矢学研究中的应川%1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概况和发展趋势%1动物保护主义和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3R"理论减>(reduction)W弋(replacement)、优化(refinement)(自主学习后,第

5、1次讨论课讨论主题)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学学质量的标准化目的要求掌握:实验动物、实验川动物的概念;实验动物按遗传学分类及各种动物的概念(近交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突变系动物、杂交群动物)。实验动物标准化的定义、意义和研究内容。熟悉:近交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突变系动物的应用。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标准化的方法。了解:近交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突变系动物的命名法则。教学内容1.教师讲授觅要理论知识:实验动物、实验用动物的概念;近交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突变系动物、杂交群动物的概念、应用和命名法则。实验动物标准化的定义、意义和研究

6、内容。2.自主学习非难点内容:实验动物遗传学质暈标准化的方法。3・课堂交流:请学生,教师收集学生疑问,以当堂答疑、课后辅导的方式解决学生疑问。第二章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的标准化目的要求掌握:实验动物按微生物控制分类及I丿L

7、种级别动物的概念(普通级动物、淸洁级动物、SPF级动物、无菌动物)。熟悉:淸洁级动物、SPF级动物、无菌动物、悉生动物的特征和应用。了解: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检测的方法。教学内容1.教师讲授重要理论知识:普通级动物、清洁级动物、SPF级动物、无菌动物、悉生动物的概念、特征和应用。2.自主学习非

8、难点内容: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检测的方法。3.课堂交流:请学生,教师收集学生疑问,以当堂答疑、课后辅导的方式解决学生疑问。4.布置第1次课外作业和第1次讨论课提纲拟定任务。第三章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目的要求1.掌握:实验动物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影响实验动物的各种环境因素。实验动物营养需要的概念;实验动物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其作用。2.熟悉:常用的实验动物饲育器材和设备。实验动物的饲料及其质量控制。3.了解:实验动物环境各种因素的指标;实验动物设施及其分类。实验动物设施的组成和布局原则。常用

9、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教学内容1.环境因索的重要性。2.环境因素的分类,温度、湿度、噪音、光照、气流及风速等EI素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3.实验动物设施(概念、组成、布局和分类)。开放系统、屏障系统、隔离系统。4.常川的实验动物饲育器材:隔离器、层流架、IVC特点和使川。5.国家环境要求和标准。6.实验动物营养盂要的概念,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7.实验动物的饲料及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