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配合在疼痛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护理配合在疼痛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ID:46696545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护理配合在疼痛治疗过程中的作用_第1页
护理配合在疼痛治疗过程中的作用_第2页
护理配合在疼痛治疗过程中的作用_第3页
护理配合在疼痛治疗过程中的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护理配合在疼痛治疗过程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护理配合在疼痛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关键词】护理配合;疼痛;治疗;作用【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15-01疼痛诊疗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是以现代麻醉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汲取和集屮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专科的冇关理论和方法,结合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疼痛治疗的临床经验而形成的新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的不断发展、相互交融一样,疼痛诊疗学也从最初的以单纯的神经阻滞治疗为主,发展为综合采用药物、神经阻滞、微创、介入等多种治疗方法治疗疼痛的重要临床学科,具有独特之处。这就要求疼痛科护士必

2、须不断钻研新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一定的疼痛治疗技术及对患者进行高层次的护理,才能使患者解除焦虑,缓解疼痛,配合治疗加速康复。因此,我们组织学习了人性化护理、护理心理学及疼痛治疗学,应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积极发挥作用。在疼痛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院疼痛治疗门诊自开业以来,接诊了大量的疼痛患者,经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许多患者的顽固性疼痛获得缓解或消失,现将疼痛治疗的护理配合和体会报告如下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配合1治疗前的准备1.1治疗室的准备:治疗室必须保持干净、整齐,每日定时定量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已达到无菌操作的

3、要求。1・2物品和药品的准备:按需备好阻滞包、穿刺包、一次性物品、治疗盘、无菌用品等,同时准备好各类注射用药及常用的抢救物甜。1.3患者的准备:a长期疼痛的折磨容易使患者产生悲观绝架的心理,甚至轻生的念头[1]。护士应访谈和倾听[2],即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反应;患者人院后应尽快帮助其熟悉环境,并让患者简单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消除患者的焦虑感和恐惧感;通过分散注意力來减轻疼痛;b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溶盘治疗的患者,手术前指导病人练习床上人小便,教会病人做滚动式翻身;c三叉神经疼神经毁损等治疗需全麻的患者,告知患者术

4、前6h禁食;d通知患者整理好个人卫生,方便治疗,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2治疗中的护理2・1根据治疗部位、治疗方法、协助患者摆好体位。2.2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监测指标并记录。2.3消毒:用吉尔碘进行常规皮肤消毒。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消毒范围视治疗部位、治疗深浅度而定,一般直径在10〜30cm,消毒3遍即可。2・4治疗过程屮,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观察病员的神态、面色、呼吸、心电、血压监测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生,釆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做阻滞治疗时,协助医生观察麻醉药作用,有无并发症发生。治疗结束后,治疗部位盖好无菌纱布或创可

5、贴,并嘱患者保持治疗处干燥、清洁、以防感染,观察患者有否不良反应等。3治疗后的护理1.1治疗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治疗后的反应、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疼痛病情严重的患者,更应严密观察,以免发生意外。3.2溶盘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24h,协助患者翻身,预防褥疮,对大小便困难者,协助排便,必要时给予导尿。腰椎溶盘患者下床后戴护腰,颈椎患者戴颈托。3.3动态地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确定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3],并准确记录,以确定治疗效果。体会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4]

6、。疼痛作为体温、血压、脉搏、呼吸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5]。疼痛科是近十余年来新兴的一个多学科多交叉的科室,其病人病种包括冇骨骼、关节、肌肉、神经痛、癌痛、与手术及介入检查相关的疼痛处理等,因而其护理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病人的病情只凭医师的学识或技术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护士对病人处于更接近的位置,可以更细致地了解病人的情况。另外,从治疗角度看,护士能提醒、补充医师的医疗措施上的遗漏或不足,尤在进行神经阻滞、溶盘术、神经毁损术等有创操作时,护士的配合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疼痛科护士全方位、规范化护理配合大

7、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治疗效果,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参考文献[1]龙华.癌症疼痛管理的护理研究进展[J]•右江医学,2007,5(1):93-94.[2]郑修霞•护理学基础[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3]张春华,徐丽华•疼痛评估与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41-44.[4]赵继军•疼痛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5]张春华,邹碧荣•疼痛评估•中国临床护理,2009,3:158-16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