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体验在朗读指导中的地位

情感体验在朗读指导中的地位

ID:46699340

大小: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情感体验在朗读指导中的地位_第1页
情感体验在朗读指导中的地位_第2页
情感体验在朗读指导中的地位_第3页
情感体验在朗读指导中的地位_第4页
情感体验在朗读指导中的地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感体验在朗读指导中的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情感体验在朗读指导中的地位【摘要】木文结合笔者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与体会,从情感体验的意义、类属、方式或做法、注意问题等方面来阐明朗读指导中的情感体验问题。意在抛砖引玉、求得良方,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指导情感体验【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674-4810(2014)04-0173-02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指导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明白此道理,也都会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対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指导。比较常见的做法冇:纠正学牛的发音错误,指出学牛朗读时的停连、快慢、轻重等处理不当或语气、语调使用

2、偏误。朗读功底比较深厚的语文教师,还会不厌其烦地给学生做朗读示范指导。这样的老师确实颇受学生的欢迎,学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听老师示范朗读。不过,笔者除了敬佩那些朗读功底深厚的老师外,対这些近乎常规性的朗读指导,没有留下多大印象,在小学的一次听课经历,至今难忘。那位老师在上《狼和小羊》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读“狼非常想吃小羊”时口水流得更长。这位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确实有她的独到之处:借助比赛,引导学生调动起生活积累,体会狼非常想吃小羊的特有情态。换言之,这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很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方面

3、的引导。情感体验之于朗读指导,地位非常重要,关系着朗读的成败,其意义主要有:(1)化抽象、呆滞的文字符号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能够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的人、事、景、情及文章脉络。朗读作品是以文字符号为其文意载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个个方块汉字。要想让这一个个方块字真正“活”起來,仅有静止的分析、判断、推理等理性的处理,是不够的。正如吴积才教授所说的“朗读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吋,自始至终必须伴随着形象感受。”①朗读者应该在把握文章内容及脉络的基础上,尽量调动自己的知识素养、生活储备或人生经验等,充分感知文字背后的东西,“披文入情”,进

4、行情感体验。这是文字符号得以“活起来”的前提与关键。(2)使朗读者产生真切的情感共鸣,激发起强烈的朗读意愿,顺利完成角色转换,在朗读者与作品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朗读,从本性上说,就是一种创作,是朗读者运用自己的冇声语言将文章“再现”出来,诉诸听者耳朵。缺乏情感体验的朗读,充其量也仅仅是原作品的“传声筒”,谈不上创作。(3)朗读更自然可感,富有韵味。基于对作品有着充分情感体验的朗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情动于内而托于声,气息、语调皆自然而然地“涌动”起来。如若前述,小学生经由老师启发诱导,调动起“嘴馋得很、口水难抑”的生活经验,

5、好好体验“狼很想吃小羊”的特定心理、情态,不仅为后文的学习、理解狼贪焚的本性奠定基础,也使得本段的朗读更出彩、更自然、更有韵味。朗读前的情感体验,可以分为形象体验与逻辑体验。所谓形象体验,指朗读者依借自己的学识、想象能力、生活经验,对文章里的人、事、景、情、态的品味与“还原”。而逻辑体验,主要是朗读者感受文章脉理,体悟文章的起承转合。本文重在探讨前者即形象体验。感受人物。这里的感受人物,指的是对作品屮的人物或神态,或言行举止,或心理与情绪的浮想、揣度、玩味。普通话水平测试用的马如琴的《小河》一文,借“我”童年的片段记忆,写出了平凡母亲的伟大母爱。

6、文中写到母亲的仅有三件事:不会游泳的母亲水中救“我”,让哥哥姐姐看看“我"并数“我”F游泳,临终应拉看兄妹卩L

7、人的丁•关功地看看我们。要读“活”母亲,读出母亲的伟大,读出“我”对母亲的怀念与深爱,朗读者应该抓住“母亲发觉我不在岸上,乂见水中直泛水泡”;“怀着我的小弟弟”、“不会游泳的母亲费了许多力气”且“喝了不少水”才“将我从死神手中拉了回來”;病倒“在床上的母亲”“怕我再走到河里,让哥哥姐姐看着我,还吩咐他们一有空就教我学游泳”,当知道“我一有进步”她“就显得很高兴”;母亲临终前“拉着我们兄妹四人的手,眼里流露出的尽是爱”等这些语言材料,想象

8、“母亲”的情态、言行,揣摩“母亲”的心理与情绪,“母亲”的形象就应该会浮现在朗读者的脑海里,让朗读者深受感动,情动而气生,朗读的最佳状态便已形成。揣摩事理。朗读记事性、说理性的文章或语句、段落时,朗读者不仅要弄明白朗读材料写的是什么事、说的是什么理,还应该好好体悟文句屮所写之事与人物有何关系,事件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对所说之理有何评价,态度或认识又是怎样。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朗读作品言者的《轻轻的一声叮咛》记述了农家老大娘追“我”给“我”送雨伞一事,就值得我们好好品味、揣摩。农家老大娘与“我”何干?为什么能让“我”借宿?当“我”要离开时为什么还追着“我

9、”给“我”带伞?再说,那时雨并没有下呢。这一番品味、揣摩,朗读者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老大娘的淳朴、友善,感受到老大娘那傅大的母爱。朗读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