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治疗正畸的临床效果比较

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治疗正畸的临床效果比较

ID:46704767

大小:7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6

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治疗正畸的临床效果比较_第1页
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治疗正畸的临床效果比较_第2页
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治疗正畸的临床效果比较_第3页
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治疗正畸的临床效果比较_第4页
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治疗正畸的临床效果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治疗正畸的临床效果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治疗正畸的临床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比较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在正畸屮的差异。方法将132例错■畸形患者分为微种植体支抗组和传统支抗组,观察两组干预措施前后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微种植体支抗组上颌切牙切缘分别内收4.88mm和4.31mm,磨牙平均前移1.14mm;传统支抗组上颌切牙切缘分别内收3.48mm和3.24mm,磨牙平均前移2・43mm。相对RL线,两组治疗后Ul-NA(mm)、Ll-NB(mm)、Ul-APg和U6-PtPNS比较,差异冇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76

2、、5.34、5.09、10.22,P均〈0.05)。随访6个月,微种植体支抗组患者的微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轻度水肿,无感染现象发生,患者无明显不适感;传统支抗组出现4例支抗牙伸长、松动、牙龈红肿。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能达到临床强支抗要求,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更大程度改善患者前牙覆■覆盖关系,正畸效果显著。[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传统支抗;上颌前突;正畸[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35-0127-03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种植体支抗(MIA)作为一

3、种崭新而有效的支抗方法被用于正畸治疗中[1]o微种植体的使用导致正畸治疗的极大变化,其体积小,植入部位广泛,不损害牙齿及其组织,通过依靠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的机械嵌合力进行固位,且为止畸治疗提供足够的支抗,扩大了侨治的范畴,同时术式简单,创伤小,费用低,不良反应更少或无,患者易于接受,因此逐步应用于临床止畸治疗[2,3]0本文通过观察木院收治的错■畸形患者132例,分析了影响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因素,以期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

4、月间來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上颌前突患者132例,男52例,女80例,年龄15〜42岁,平均(21・7±5・9)岁。纳入标准:所冇患者均符合关于上颌前突的安氏法,即临床上诊断为安氏I类或II类,且磨牙中性或远中关系,面型前突,上颌拔除第一磨才,需要强支抗的患者;无进展期牙周炎、牙龈炎及口腔黏膜病,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口腔卫生良好。1.2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微种植体支抗组(66例)和传统支抗组(66例),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微种植体支抗组在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前磨牙Z间颊侧牙槽悄的两牙间分别植入微种

5、植体;传统支抗组采用传统的佩戴口外弓或增加支抗牙数目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X线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及根尖片,用来确定植入部位、评估其周围的骨组织等情况,以避免损伤牙根、上颌窦、牙槽神经等,观察基线均采用RL基准线(翼上颌裂点到腭平面的垂线)。1.3.1微型种植体支抗组所有病例均采用直丝弓技术进行排齐牙列和整平牙弓,处于预备关闭拔牙间隙期,采用0.02%洗必泰漱口,利多卡因局部浸润进彳亍术前麻醉,并采用

6、0.019inchX0・025inch不锈钢方丝为主弓丝,于两侧侧切牙远屮部位放置牵引钩,在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才之间直接植入微种植体,微种植体采用钛合金制作,直径2mm,长度8mm,生产厂家为宁波慈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植入时,附着牙龈处不需黏骨膜翻瓣,牙槽黏膜处需切开黏膜,以避免植入微种植体时卷入软组织,植入部位在膜龈结合部位或偏根方向2~3mm,向根尖方向植入,即植入角度与骨面垂直并倾斜15°-20°,两周后加力,以每侧100-150g力滑动内收上颌。术后拍根尖片确认与才根的关系,嘱患者口服

7、抗生素预防感染和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宣教。1.3.2传统支抗所有患者均拔除上颌第一双尖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滑动法,之后排齐牙列和整平才弓,在方丝上一次完成6颗前牙的后移和控根,整体内收前牙。8个月后对两组病例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判断上颌前才内收和两种支抗丧失的情况。1.4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牙齿角度及线距指标,即SNA(由蝶胺中心、鼻根点及上牙槽座点所构成的角简称SNA角)、SNB(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反映下颌相对颅部的位置关系简称SNB角)、ANB(上齿槽座点、下齿

8、槽座点、鼻根点构成的如,即SNA与SNB之差简称ANB角)>U1-NA(°)(上中切牙突角)、Ul-NA(mm)(上中切牙突距)、L1-NB(。)(下中切牙突角)、Ll-NB(mm)(下中切牙突距)、Ul-APg(上切牙凸距)和U6-PtPNS(上第一蘑牙到翼突点和后鼻01脊点距离)。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两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平a二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及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