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ID:46706925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6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摘要: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耍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74-0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实用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指导,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在朗读过程中使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一、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屮,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1、通过朗读强化学生对语音、语调的

3、感受能力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于语言规范的理解力和识别力,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语音、语调的感受能力,在经过长时间的朗读训练之后如果听到生硬不通的文章或词不达意的句子就会产生明显的排斥感,这就是自身朗读能力得到提升的标志。2、通过朗读加强学生注意力的培养阅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智力活动,不仅仅只是机械地口头上重复原文,而是通过口头的朗读将原文转化为口己头脑中的思想,进而理解、掌握。基于此特点,教师先训练小学生进行出声地朗读,使小学生集中注意力,逐渐让小学生改变这种被动的注意,养成主动的注意的习惯。3、开发学生智力,增强感性意识朗读是小学生思维沟通、交

4、流上的重要工具。小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工具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來,再通过不断地交流,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加强智力的发展,让思维更加灵活。二、朗读指导策略的分析1、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在朗读屮,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加上抑扬顿挫的语调,使学生如临其境,充分发挥想象,深切领会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字里行间流溢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口然景物的文章,教学时,可以采用挂图、幻灯、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再现课文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工朗读的欲望。如教学六年级《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采用有关桂林风景的挂图和录像资料,介绍桂林风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认

5、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2、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阅读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做到朗读课文比较容易,但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有一定的困难了。他们常常不是因为不知道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而是不了解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这就需要教师给予耐心、止确的指导,发挥示范作用。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在朗读技巧上给了具体的指导,教给他们读的方法,逐步培养朗读能力。指导学生朗读,教师的示范朗读是最有效的,教师的

6、示范朗读,形神兼备,声情并茂,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读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增强学生欣赏课文的能力。3、反复朗读,激发情趣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都是文质兼备,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把作者的情感美美地读出來,在读中体会,读中领悟,读中升华。如教四年级《迷人的张家界》一文,课文描绘了张家界的奇山、雄秀水美,异物多,山水相应情趣美的仙境。读了这篇课文,感到了张家界奇山的“雄、陡、奇“和秀水的”静、清、绿“Z特点,越读这篇课文,使人越感到张家界景物确实迷人;越读这篇课文使人越感到文中词句运用恰当,比喻贴切,生动逼真;越读这篇课文,使人越感受到美的享

7、受,把人们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由衷的赞叹Z情抒发得淋漓尽致。4、评读与促进发展在多种读的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课堂中,教师们常用“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有赛就有评。评议吋,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牛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养成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的习惯。“一千个读者有一个个哈姆雷特。”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一旦学生得到肯定,其

8、学习的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