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鱼病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

春季鱼病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

ID:46710470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春季鱼病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_第1页
春季鱼病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_第2页
春季鱼病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_第3页
春季鱼病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_第4页
春季鱼病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季鱼病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春季鱼病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气温回暧,水温升高,鱼类开始摄食生长。与此同时,养殖池中的各种致病菌、寄生虫也开始大量繁生。由丁经过越冬的池鱼体质普遍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极易受到感染或寄生引发水霉病、赤皮病、竖鳞病、细菌性烂鲍病、鱼波豆虫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锚头鳗病等,轻则造成生长缓慢,重则导致死亡,给养殖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广大养鱼者必须切实加强春季鱼病的防治管理工作,为夺取全年养殖丰收提供安全健康保障。笔者现将相关鱼病的主耍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一、水霉病1•主要症状。病

2、鱼体表长有棉絮状的白色菌丝,焦躁不安,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并有与其它固体物磨擦现象,患处肌肉腐烂。2•预防措施。①在拉网、过数、运输、放养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②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干、湿法的用量分别为75〜100千克/亩和120〜150千克/亩。3.治疗方法。①根据水霉菌对盐度较为敏感的特性,用3%〜5%的食盐(不含碘)溶浸泡病鱼10分钟左右。②全池泼洒水霉净(主要成分:水杨酸、杀菌剂、粘膜修复剂、稳定剂),1米水深用量为50毫升/亩。二、赤皮病1•主要症状。病鱼离群漂浮于水面,反应迟钝,游动迟缓,体表局部或人部出

3、血发炎,两侧及腹部鳞片脱落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2•预防措施。①清除池坝、坡、角处的杂草,以减少寄生虫、水生昆虫等产卵。②鱼种入池前用15-20克?M立方米的高猛酸钾水溶液药浴10分钟左右。3.治疗方法。①使用出血腐皮灵(主要成分:辛硫磷、二硫氤基甲烷),1米水深用量为70-100毫升/市,方法是加水稀释1500-2000倍后全池均匀泼洒。每日1次,连用2次。②使用鱼速康(主要成分:盐酸沙拉沙星)拌饵投喂,每100千克饲料屮加入鱼速康100克,每日2次,连用3〜5天。三、竖鳞病1•主要症状。病鱼游动缓慢,反应迟钝,严

4、重时呼吸困难,竖立的鳞片向外张丿「用手按压有液体从鳞下喷出,鳞片随之脱落。2•预防措施。①鱼种入池前用3%〜4%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10分钟。②每10〜15天使用生石灰进行1次池水消毒,1米水深用量为10千克/亩左右。3•治疗方法。①全池遍洒二氧化氯(用柠檬酸或醋酸活化后),1米水深用量为350-650克/亩,每日1次,连用3天。②全池遍洒强力消毒灵(主要成分:二氯异氟麻酸钠),1米水深用量为180-200克/亩,每日1次,连用2天。四、细菌性烂鲍病1•主要症状。病鱼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仔细观察可发现鲍片

5、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蜡黄色斑点,鲍丝肿胀,末端黏液增多,并常粘附淤泥,严重时鲍丝末端缺损;进一步检查可发现鲍盖骨内表皮中部常被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渔民称之为“开天窗”。2•预防措施。①曝晒池底,使用牛石灰清塘,杀灭病原菌。②发病季节,每10-15天全池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千克/亩,保持池水的pH值7.5〜8.5。3.治疗方法。①全池泼洒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1米水深用量为650〜800克/亩。②投喂用鲜大蒜粘制成的药饵,每100千克池鱼大蒜素用量为0.5〜1千克,连喂5天。若同时加入等量食盐投喂,疗效更

6、佳。五、鱼波豆虫病1•主要症状。病鱼皮肤上形成蓝灰色黏液层,被角波豆虫穿透的表皮细胞坏死,鲍小片上皮细胞坏死并脱落,鲍器官功能丧失,导致呼吸困难,虫体同时剥取寄主组织并吸收营养物质。另外,受损伤的组织遭受细菌、水霉的侵入又加速病情发展。2•预防措施。①定期加换新水,保持池水水质洁净。②放养前用8毫克/I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水溶液对发现有鱼波豆虫寄生的鱼种约浴15〜30分钟。3•治疗方法。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用量为450克/亩左右。六、小瓜虫病1•主要症状。病鱼体表、鳍条及鲍瓣上布满大小1毫米左

7、右白色点状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鱼体头部、躯干、鳍条处黏液明显增多,与虫体混为一体,好像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鳞片脱落,眼球浑浊、发白,表皮发炎腐烂、局部坏死。2•预防方法。①养殖池塘使用前应用生石灰清塘,一般干法用量为75-100千克/亩,湿法用量为120〜150千克/亩,以彻底杀灭小瓜虫砲囊及幼虫。②依据养殖池塘条件,合理确定放养密度,鱼种入池前用3%〜5%的食盐(不含碘)水溶液浸洗5~10分钟。3•治疗方法。①全池均匀泼洒瓜虫灵(主要成分:苦参提取物、生物杀虫剂),1米水深用量为50〜80毫升/亩,每日1次,连用2次。②全

8、池遍洒小瓜绝杀(主要成分:浣化二甲基耗鞍),1米水深用量为30〜50毫升/亩。七、斜管虫病1•主要症状。寄生在鱼的鲍、体表,刺激寄主分泌大量黏液,在寄主皮肤表面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组织遭到破坏,导致病鱼呼吸困难,食欲下降,体质消瘦,漂浮在池边水面呈侧卧状,不久即死亡。2•预防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