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符码在庭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文化符码在庭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ID:46721496

大小:7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文化符码在庭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_第1页
文化符码在庭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_第2页
文化符码在庭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_第3页
文化符码在庭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_第4页
文化符码在庭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符码在庭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化符码在庭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引言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园林建设中受西方文化和设计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造园文化的精髓逐渐缺失。林安泰古厝是台北市保存最完整的古厝建筑,在1987年修建完工,使这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得到重生。古厝新建传统风格庭园坐落于台北市新生的花博公园旁,是为台北花博会特别增设的,与林安泰古厝结合,完整地展现出闽式建筑的风格与特色,在现代化都市中独具韵味。透过文化符码来解析其设计理念乃至于其造景手法的应用,来说明江南与闽南中的园林意象。二、文化符码相关理论近代语言学有两次重要的转向,第一次的转向,是从语言学

2、转向符号学;第二次是从符号学转向文化学。文化符码是从西方符号学的理论中发展而来的,最早是由法国文学家、哲学家巴贺德在上世纪70年代的《符号学体系》中提出来的。在杨裕富博士《设计的文化基础》一书中对文化符码解读的理论层次中,大概区分为三层次,以此三层说可以理解设计创作的方法论,此三层次依序为策略层、意义层、技术层。策略层包括了设计作品的说服层次与设计作品的说故事层次,主要为了了解庭园所处的文化背景,以此来探讨情景空间相互关系。意义层包括了设计作品的说故事层次与语意层次,也是“故意”的层次与“表达”的层次,主要探讨主题如何叙述,解

3、析庭园作品时,往往会考虑社会背景、作品表达的故事及缘由。技术层包括了设计作品的美感形式层次与设计作品创作媒材感受层次。设计文化符码理论根植于文化学、符号学与设计学的基础,所以在文化层次上注重文化特色与潮流的掌握,在符码层面注重图像符号与意义的诠释,在设计层面注重造形美感与功能的创造[1]。三、案例分析:以台北林安泰古厝庭园为例(-)策略层1.历史文化背景林安泰古厝是台北现存古宅中年代最久的古宅之一。清乾隆19年(公元1754年),祖籍福建安溪的林钦明率家人东渡来台,其四子林志能因善于经商,在艦胛开设“荣泰行”,在累积财富后,于

4、现今台北市大安区四维路141号盖大厝。大厝的正身完工于乾隆48年至50年,公元1822-1823年其于护龙也陆续完工,是现今台北市现存古宅中年代最久的古宅之一。其座落南蛇环北斗穴,蛇头向七星,吉地,采座东北朝西南之建筑方位,为二进五间起四合院古宅[2]。2000年5月,由台北市政府民政局精心规划为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馆,对外开放参观。2009年配合台北国际花卉博览会活动成为展馆并扩建庭园,林安泰古厝庭园借鉴清末江南庭园,将中国山水意识的哲学思想融入设计,在此基础上借鉴板桥林家花园的元素,空间布局包含地域性文化元素及现付公共休憩空

5、间概念。例如:闽南一带流行在庭园中运用山石的元素,建筑师徐裕健设计流水假山,集台湾庭园与江南庭园的精妙,运用现代的功法,遮住高速公路阻隔噪音,塑造出古典.自然、静谧的公共领域庭园空间。2.文人哲学思想道家讲求虚无遁世,追求理想的精神世界,以道为天地一切之本质,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古典园林中,特别推崇园林自然天成的境界。无论园林基地的选址、园林景观形式、景观节点的布置,还是园林植物配植等方面,均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庭园设计集中体现了传统艺术与道家退隐思想的集合。3•空间破题至串联道光朝为台湾园

6、林的高峰期,盛行“天人合一、虚静淡泊”的隐逸思想。设计师引用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林安泰古厝庭园设计的核心概念即“自然”两字,谓之天地人道合而为一的自然之道。江南古典庭园将诗情画意贯穿于空间之中,不仅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用景名、匾额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借用文学艺术的章法来体现空间中动景。(二)意义层1•主题的命题古厝主人林钦明为福建安溪人,其四子林志能善于经商,当时他的商号叫做荣泰行,遂取安溪的安,荣泰行的泰,将宅地定名安泰厝,用以记

7、录家族的发源地和发家过程。安泰同时寓意平安兴泰,园中处处可见表达平安富贵的吉祥图案。花博会期间将古厝庭园取名为花茶殿,配合花博盛会,同时可供游人喝茶休憩。2.子题的题素计成《园冶》一书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观点,认为园林虽然是人工建造而成,但景色应如天然形成一般[3]。林安泰古厝的庭园景观由建筑、水景、假山、花木组成园林布局,多面向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自然与生命观点,将大自然缩小,山石水泉俱在,宝岛野景地貌,浑然天成。将大自然缩小的概念,独石象征大山、小池象征大海的缩形山水;陀咕石院、爱波亭飞石步道、特别拣选稜角分明的阳刚

8、力道纹理石材,呈现其纵横张力。以叠石交错手法,侧重石隙孔洞的留白,植入山蕨、苔鋒、偃柏、野姜花,附着于山巅石缝中,以成野趣自然台湾石景,玉带桥、瀑布假山、邀月亭、雨前楼、随月阁、映月大池、醉茶居、顾渚茗山,分隔空间的云墙和漏窗都带有吉祥纹案。1.子题的规则中国园林的配置比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