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进入点误差对开伞点分布影响分析

火星进入点误差对开伞点分布影响分析

ID:46728465

大小:1.18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火星进入点误差对开伞点分布影响分析_第1页
火星进入点误差对开伞点分布影响分析_第2页
火星进入点误差对开伞点分布影响分析_第3页
火星进入点误差对开伞点分布影响分析_第4页
火星进入点误差对开伞点分布影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火星进入点误差对开伞点分布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4年6月中国空间科学技术73第3期ChineseSpaceScienceandTechnologyv-火星进入点误差对开伞点分布影响分析陈阳孙海滨郭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北京100191)摘要随着火星探测任务需求的提升,着陆器在火星表面着陆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着陆器开伞点分布是影响着陆精度的重要因素。文章围绕火星大气进入过程,简要介绍了着陆器运动学方程,并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针对进入点(接触大气层)存在的初始状态误差,借助MonteCarlo法进行了着陆器开伞点分布情况分析

2、。通过1000次重复仿真试验得出结论,着陆器开伞点的纵向误差在20~40km,横向误差在5~10km。最后,针对提高开伞点精度,提出两点建议并简要介绍了相关制导算法。关键词火星;大气进入段;开伞点分布;精度分析;深空探测DOI:10.3780/j.issn.1000—758X.2014.03.011引言目前为止,美国已有7架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根据数据资料显示,“好奇号”之前的探测器都采用弹道式(无主动控制)的进入方式,1997年的“探路者号”将着陆误差椭圆减小到299km×45kmErz

3、,“

4、勇气号”和“机遇号”在2004年着陆时的着陆误差椭圆能够控制在70km×5km[3I。对弹道式的进入方式而言,着陆点的精度取决于着陆器的导航系统和进入点(接触火星大气层)的初始误差。“漫游者计划”(“勇气号”和“机遇号”)所携带的导航系统比1997年发射的“探路者号”更加先进,使得进人点的误差减小,从而有效提高着陆精度[4]。另外,利用先进的制导算法也能有效地提高着陆精度。2011年发射的“好奇号”首次在大气进入段采用了制导方法,并将着陆精度提高到了10km,火星海平面高度(MOLA,由“火星全球勘测

5、者”(MGS)携带的激光高度计定义)达到了+1km。在火星大气进入制导的理论研究方面,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的GilbertL.Carman在文献Es]中提出一种源于阿波罗制导的火星精确着陆制导方法。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飞行动力与控制实验室”开发了一套改进的加速度再人制导算法(EvolvedAccelerationGuidanceLogicforEntry,EAGLE),并将其用于火星着陆的研究。本文主要考虑了火星进入点存在误差时,对开伞点分布的影响。首先考虑当所有状态都存在误差时,通过仿真分析了对开

6、伞点分布的影响。进一步为研究哪一状态是影响开伞点的关键因素,又考虑了6个初始状态分别存在误差时对开伞点分布的影响。最后基于仿真结果,通过分析,为后期制导律的设计提供一些建议与指导。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12CB720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72011)资助项目收稿日期:2013—05—24。收修改稿日期:201312—2774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14年6月2大气进入段数学模型在问题研究的初期,由于着陆器的构型还未完全确定,有些系统参数并未完全确定,要进行精确的进入轨迹计算不

7、可能也没有必要叩]。为了粗略地了解着陆器飞行轨迹和飞行性能,仅需要研究质心运动,建立完整的着陆器运动学方程和与之相关的大气模型、重力梯度模型等即可。2.1简化的运动学方程在进入过程中,将着陆器看作质点处理,只考虑质心的运动,忽略风的影响、着陆器内部振动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建立着陆器进人火星大气层后的简化运动学方程‘7】:自一一VcosTco.s尘,;一yc。sysin驴,_jI—vsinyrCOS击。r函一一志(Lsi叩+孚COS2)'cos灿n≠)鹄杪一。⋯m,夕一古[洳叩一g一孚]cosy]托式中曰

8、为经度;西为纬度;h为着陆器距火星地表的距离;V为相对于火星的速度;y为航迹倾斜角;驴为航迹方位角;卢为倾侧角;,一为参考火星半径;Cp和C,是由火星自转引起的分量,可表示为Cy一2(Ucos驴cos庐,C≯一2叫(tanTsin驴cos声一sine)式中叫为火星自转角速率。在理想条件下,若给出进入点的初始条件,则根据上述运动学方程可规划出着陆器的进入轨迹。2.2气动参数表达式在运动学方程中的阻力加速度D和升力加速度L可以表示为[811D一寺∥2(S/m)CD,L=寺∥2(S/m)c-。厶‘一式中P为

9、火星大气密度;CD和C。,分别为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S为着陆器截面积;m为着陆器质量。升力系数C。和阻力系数C。是关于攻角口的函数,表达式为ⅢCD—CNsina+CACOSa,CI,一CNcosa+CAsina假设着陆器以配平攻角的状态飞行,则口为常值。另外,相关文献[9]显示,着陆器在火星表面高超声速条件下,系数C。≈0,CA一1.6。2.3大气密度和重力梯度模型火星大气密度函数lD(矗)通常可以写成指数函数的形式‘9’:lD(^)一exp(fl(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