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校史小论文

武大校史小论文

ID:46742606

大小:5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武大校史小论文_第1页
武大校史小论文_第2页
武大校史小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武大校史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迁乐山vs武大现状——对当今武大的一点思考艰难困苦,乐山精神1937年7月,日寇侵略中国,偌大的中国,国土节节沦陷。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保障教育的一方土地,全国各大高校均掀起了内迁的高潮。很快,岌岌可危的武汉不得不让武大商讨迁校事宜,并最终决定西迁至四川乐山……1937年底,在淞沪会战接近尾声时,王星拱校长即开始作迁校的准备工作,他派人秘密购置木料,定做了大批木箱,将重要图书仪器运存宜昌等地。随后,1938年1月,学校指派法学院院长杨端六和工学院院长、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邵逸周前往四川乐山查勘校址。2月3日,学校致函四川省政府,请求指拨乐山文庙等处地址供武汉大学

2、迁川后开学上课之用。就这样,一切前期安排稳妥,便开始了后期的迁校。历史已经沉淀在武大茫茫的记忆里,然而,回首当年整个的迁校过程所经路途的曲折,教学仪器设备的繁重,又远非我们所能想见。武大的先辈是何以成功地做到这一切,实在是值得现今的我们所要思考的。在课程的学习中,终于明白他们的不懈的努力: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慎重考虑,合理选址;水路直达,通畅便利;人员优先,以人为本;积极求助,八方支援;校址安全,校务正常……乐山八年,再苦的岁月也蹉趾不了曾经的往事。由于战时供需短缺,又逢各种疾病袭虐,战争更是残酷无情,一切的一切,都令师生备受着不堪冋首的磨

3、难。1939年8刀19H,LI寇空袭乐山,顷刻Z间,城内一片火海,七千余名无辜百姓丧生。武大师生也损失惨重,有十数人丧生,许多房屋被毁。“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纵然百般艰难隔阻,磨难却令他们变得更加坚强!在那各类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武大师牛以超迈、坚韧的精神书写了武大校史上光辉而又令人荡气回肠的卷页,真正阐释了“明诚弘毅”的校训精神,营造了一个学术自由、教授治教的环境,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难以想象的辉煌成就。国国民政府当时视察武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也曾当时先后两次访问武大,对武大教授们执著顽强的科学精神,以及取得的科研成就给予了

4、高度评价和赞赏。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整个武大的学校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却蒸蒸日上,与同处大后方的西南联大、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一道,被并誉为“四人名校”。反思当下,面向未来然而,历史终究是历史,现今的社会下,现今的武大里,又是怎样的情况,有多少师生铭记着那段辉煌历史,又有多少的师生秉承着那份可贵的乐山精神?!有些教师败坏师徳,万事名利为先;很多学纶沉沦散漫,胸无大志。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质下,很多那些所谓的改革与自由化,到底换来了什么,又到底失去了什么……中国的教育需要实实在在的改革,中国的发展需要真正世界级的一流大学!作为武大师生的我们,更应该砥柱中流,迎难而上,纵

5、是时代易变,亦要把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的乐山精神传承下去,不抛弃不放弃,哪怕是未来!曾在哪里看过一段话,深含着道理「'我们之所以难以忘怀70年前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的那段峥喋岁月,或许就是这段历史中浸透了一种永远感召我们的精神力量。如果说这种力量是恒久的话,那么我们便是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处,从追忆历史中去积极地汲取教益,反思当下,面向未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