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李清照的愁情

浅论李清照的愁情

ID:46745529

大小:8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7

浅论李清照的愁情_第1页
浅论李清照的愁情_第2页
浅论李清照的愁情_第3页
浅论李清照的愁情_第4页
浅论李清照的愁情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李清照的愁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李清照的愁情邵阳学院2002级屮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4班姜军祥【提要】李清照是写愁高手,是愁的化身,是恪守“诗言志,歌咏言”古训的,她词中的满怀愁绪自然也是她现实生活的写照,是她内心苦闷、挣扎与追求的反映。李清照生活在一个江河仃下、风雨飘摇的时代。李清照前期的少女之愁,其中的人多数的愁思都是由感情由发,深刻,但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后期的作品表现是的作家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这些愁都体现在怎一个愁字了得里。【关键词】李清照愁国愁家愁情愁Discussionaboutthesademotion

2、sofQingzhaoLiByJunxiangJiang.Class4,Grade2002,ChineseLanguageMajor,ChineseLanguageDepartment^ShaoyangUniversityAbstract:Astheavatarofsadness.QingzhaoLiisagreatmasterinwritingpoetsaboutsadness,andshealwaysadheretothetraditionalprincipleofpoets,thatis,exp

3、ressingthepoet^sambition.Thesademotionsinherpoemsshowhertruelife,andreflectthestruggle,pangandtheidealityinsidehermind.Lilivesinarecessionaryandqueasyperiod.Thepoetsintheforepartwereprofound.buteasytounderstand.However.asoneofthebestpoetsjntheearlyperio

4、d,thepoetsreflectthegriefsaboutthecountryjove^familyandstudy.Allthosesademotionscannotbereflectedbyaword“sadness:Keywords:QingzhaoLi,sadness,griefsaboutthecountry,familyandlove.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朝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以后。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

5、、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吋,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李清照是写愁高手,是愁的化身。“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闻说双溪春诣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胖艦舟,载不动,许多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首首咏愁的绝唱以浅俗之语而发清新之思,化愁为美,深切哀婉,成为压倒须眉、彪炳史册的经典之作。人生不如意事常八

6、九,忧愁悲苦Z情人人皆有。李清照是恪守“诗言志,歌咏言"占训的,她词中的满怀愁绪口然也是她现实生活的写照,是她内心苦闷、挣扎与追求的反映。她徒叹世无英雄,只能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将流浪苦、伶仃泪和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化作诗词,创造了让后人咀嚼不尽的悲剧Z美。李清照被誉为“词坛宗主”,艺术成就首屈一指,无人比肩。她眉头一蹙,就是一个辉煌大宋的愁绪;轻轻一叹,就是一个末代王朝的哀怨。她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以纤纤素手举重若轻地挥毫泼墨,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不朽佳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李清照就像冷艳、孤高的一轮皓刀,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凝眸处,从今乂添,一段新愁。”“草际鸣跖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杯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T缕。从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杠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她写愁的词句太多了,太美了,以至于一捉起她的名字,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一种凄冷、高绝的美,是一个独立于秋风黄花Z屮寻寻觅觅的寂寞形彖。其实,李清照有过足以令人羡慕和向往的幸福生活。如果把她比作一枝菊花的话,凄风苦雨、凄惨凋零只是在她深秋寒冬般的晚年。当秋阳如春、黄花初绽Z际,那美也是。首先我们来看

8、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情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屮被摧残而消失。虽然在这里没有表现出很强烈的愁的思想,可是却很好的表现了她对诗词的精华——婉转屮冇愁绪。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冇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两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