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教学的新思路

浅谈古诗教学的新思路

ID:46750126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古诗教学的新思路_第1页
浅谈古诗教学的新思路_第2页
浅谈古诗教学的新思路_第3页
浅谈古诗教学的新思路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古诗教学的新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古诗教学的新思路耍让学生爱学古诗,学好古诗,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古诗教学的新思路。下面我就古诗教学的创新谈几点看法:一、淡化教师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这句话在课改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是深入人心的。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这一理念。但在古诗教学中,却很少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许多教师受传统古诗教学观念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古诗课就是释译课,就是将古诗的意思全盘端出,让学生被动接受。因此,要让学生爱学古诗,学好古诗,就必须更新观念,淡化教师地位,突出学生主体。这

2、虽然谈不上是什么创新,却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首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相信学生,大胆让学生学习古诗,不要一手操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如下模式中学习古诗:初读一一(可指读,亦可教师范读,旨在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意)一一自读(大胆质疑,找出不懂的地方并讨论交流)一一释疑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对重点词、句及有关古诗背景作释疑点拨)一一品读欣赏(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品味诗中精妙之处,欣赏诗中刻画的意境,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其次,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诗是无形的画,诗是无声的音乐。古诗的博

3、大精深之处就在于用寥寥数笔刻画出包罗万象的意境。L画诗:诗画同源,小学古诗中有许多是描写自然景色的。如《绝句》《山行》《咏柳》等。教学这类古诗吋,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吟诗一边作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画可以不好,只耍能感悟到诗中的意境即可。2•演诗:这一方法适用于叙事类的古诗教学。如《题西林壁》《小儿垂钓》《回乡偶书》等。教学这类古诗时,可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古诗改编成课本剧演•演。在演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丰富人物语言,准确揣摩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通过表演,加深古诗的理解。3•议诗:许多古诗用简短的语言揭示深

4、刻的哲理。如《题西林壁》;有的则揭露一个社会问题,如《蚕妇》。教学这类古诗时,教师应注重引发学生讨论。如教学《题西林壁》时,让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你有过这种类似的经验吗?这其中饱含着什么哲理?"二、淡化理解,突出诵读古诗往往韵律优美,意存高远,适合诵读。但许多学生却体会不到古诗的这种美。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过分强调古诗诗意的理解,遇诗必字字注解,句句分析,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古诗的注释。其结果是将古诗教学引入烦琐、晦涩的死胡同,学生看到的是一篇有些蹩脚的白话文,而不是韵味十足的古诗。其实,古人读书往往不求

5、甚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就讲到“好读书不求甚解雹人们在日常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也往往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小学生学古诗不必要求太高,只要“意会”,不必“言传”。我们的语文教学正是要使学生在大量的识字、阅读的“模糊”理解中,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古诗有所“意会”呢?诚然不是靠教师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而是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诵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郭沫若在谈及幼年学诗时说:“儿时因囹吞枣地背了许多唐诗,当时并不解其意,然而入脑了,年长事更,逐渐明之、解之。

6、融于心,调度于笔。”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诵读。可以先指导学生感知式地读,然后指导学生内化式地读,最后指导学生表现式地读。三、突出课外延仲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增大读写的量。从目前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来看,数量有所增加。但从弘扬古诗文化、增强古诗对青少年影响的角度来看,课文中古诗的数量仍然偏少。而且间隔时间较长,很多学生学习了新古诗,忘了旧古诗,古诗对他们的熏陶感染并不明显。因此,古诗教学很有必要突出课外延伸,增大课外阅读古诗的数量,鼓励学生背诵一些课本外的古诗。并且还可以组织学

7、生开展各种活动,如赛诗会,比一比谁背的古诗多;诗歌朗诵会,比一比谁朗诵古诗最有感染力。另外,古诗教学还应注重“读写结合”。古诗想象丰富,构思巧妙,语言凝练,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教学古诗时,应引导学生学习古诗中的写作方法。如《绝句》这首诗,作者按照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用寥寥数笔依次描写了黄鹏、翠柳、白鹭、青天、西岭、口雪、泊船等景物,而且文字精练,一个“鸣,'字就让一只在柳枝上欢唱的黄鹏活灵活现。教学这首古诗时可让学生讨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并且让学生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描写一处景物

8、。再如《游子吟》这首诗,作者通过一件母亲“临行密密缝”的衣服,抒发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和感恩之情。这种写法以小见大,构思巧妙,对学生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教学这首古诗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想象,把这首诗改成一篇反映母子情深的作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