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ID:46781838

大小:601.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_第1页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_第2页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MYK设计与装饰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颜海峰(厦门市泛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摘要】文章结合某类框筒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办公建筑实例,基于对该建筑结构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地下结构基础设计以及地上结构布置的关键要点,介绍了等距满布抗拔桩对多层地下室进行抗浮设计的一些方法,同时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结构计算的方式对探讨了调整结构平面布置对结构周期比的影响。【关键词】高层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1引言3.1地质条件本工程施工现场土层勘察结构为:第①层为杂填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框架剪力墙结构作土,土层厚度在3.2m~4.1m间,第②层为淤泥,土层厚为高层建筑结

2、构的一种主要承重以及抗侧向作用力结度在0.8m~3.4m间,第③层为淤泥质土,土层厚度在构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加强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设8.0m~10.4m间,第④层为粉质粘土,土层厚度在0m~计要点的研究与分析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结构整体质量4.7m间,第⑤层为粗砂,土层厚度在0m~3.6m间,第⑥水平。本文即结合工程实例,对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层为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土层厚度在18.3m~21.6m点进行总结与分析。间,第⑦层为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土层厚度在0m~2工程实例3.8m间,第⑧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如表1所示。3.2基础设计该高层办公楼位于S市中心地区,总层数15层,

3、楼高59.05m,其中地上一至二层为商业,层高4.5m,三层因本工程地下室一层为大型停车场,净高要求较以上为办公楼,建筑物标准层为近正方形,边长约40m;高,故地下室底板标高为-9.50m,且工期要求较紧;经在进行扩初方案时,确定建筑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多次比较论证,主楼(含裙房)部分受压桩采用桩径1m系,由于功能性以及立面表达的限制,建筑的主楼外边的钻孔灌注桩,持力层为中风化花岗岩,单桩承载力特缘不设置剪力墙,将剪力墙都设置于建筑平面的中心位征值为7000KN,纯地下室部分抗压兼做抗拔桩采用桩置处,形成约20X12m的筒体。地下层数为2层,地下室径1m的钻孔灌注桩,要求进入

4、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不与小区内其余办公楼、住宅楼的地下室相连,并设置后小于15m,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4500KN,单桩抗拔承载浇带区隔,上部设计是以地下室顶板为嵌固端。力特征值为2000KN;地下室底板采用600厚钢筋混凝土平板,在底板非承台区域满布间距为2500X2500的长3地下结构设计螺旋压灌桩作为抗拔措施,长螺旋压灌桩设计桩径表1工程现场地质勘察结果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编号土层厚度(m)负摩阻力系数钻孔灌注桩长螺旋压灌桩钻孔灌注桩长螺旋压灌桩①杂填土3.2m~4.1m22250.3--②淤泥0.8m~3.4m15200.2--③淤泥质土8.0m~10.4m2

5、0250.2--④粉质粘土0m~4.7m4550---⑤粗砂0m~3.6m6065---⑥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18.3m~21.6m90100-30003200⑦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0m~3.8m150--6000-⑧中风化花岗岩-180--9000-CMYK设计与装饰500,要求进入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不小于13m,单桩抗950,并增设斜向框架梁将位移较大的外边缘角柱和核拔承载力特征值为700KN。心筒以及内侧结构柱进行了拉结等方式增加结构抗扭采用以上基础设计方案主要有以下原因:①采用长刚度。但对于本工程,由于建筑方案的制约,建筑物除核螺旋压灌桩作为抗拔补充措施,可与受压桩一起在

6、地下心筒外均无法布置剪力墙,即使尽可能地调大抗扭刚室开挖前一并施工,避免了常规采用锚杆作为抗拔补充度,也很难使周期比满足要求。措施,需在地下室开挖后进行施工对工期的影响;②采其次,当结构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变化不大的情况用底板满布抗拔桩桩,每个2.5×2.5m区块内水浮力均下,周期比就等于结构侧移刚度和抗扭刚度的比。当结由区块内抗拔桩承担,而不传导至承台;虽然导致承台构的周期比过大时,增大抗扭刚度并不是唯一的解决办下的抗压兼做抗拔桩有较大的安全储备,但底板基本上法,降低结构侧移刚度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所以,调整是构造配筋,且主楼(含裙房)部分承台桩均不用考虑抗了核心筒的平面布置,

7、削弱核心筒刚度,加大洞口,减少拔,经测算,与增加承台位置桩数的方案整体造价基本长墙在一般的工程设计实践中也是调整结构周期比的持平。一种很有效的手段。但对于本工程,由于原方案的地震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多层地下室设计中,采用承作用下层间位移角最大已达1/822,接近规范限值,过台加防水板并满布小直径抗拔桩或锚杆作为抗拔补充分地削弱核心筒刚度,会使结构的位移比超标,所以降措施,水浮力传导模型清晰,施工简便,是一种简明的设低结构侧移刚度,也很难使周期比满足要求。计方式。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除加强结构的外缘梁柱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