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

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

ID:46783752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_第1页
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_第2页
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_第3页
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_第4页
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中临床应用摘要:探讨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44例应用现代标准方丝弓技术矫治患者,比较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与矫治效果、矫治时间的关系以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本组44例患者矫正治疗后全部达到矫治目标,矫治成功率100%;矫治6个月,6〜10岁组11例,占68.75%;10〜20岁组15例,占83.33%;20〜28岁3例,占30%;矫治6个月〜1年,6〜10岁组5例,占31.25%,10〜20岁组3例,占16.67%O20〜28岁组4例,占40%。矫治1年以上20〜28岁组3例,占30%。在矫治时间上,10〜20岁组明显优于其他

2、两组(PV0.01〜0.05)。所有患者依从性良好,除矫治第1天咀嚼略感不适外,无1例发生牙周炎等并发症。结论: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具有施力稳定、持久,更适合东方人的咬合习惯等优点,而且持续柔和的力量明显减轻了矫治过程的不适;持续轻力滑动技术使正畸效果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错合畸形;临床应用2006年2月〜2007年10月,44例应用现代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口腔正畸,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2月〜2007年10月,44例应用现代方丝弓技术矫治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6〜28岁,平均14.8岁;其中6

3、〜10岁16例,10〜20岁18例,20〜28岁10例。Angle's分类I类错合14例;II类错合22例,其中II类一分类15例,II类二分类7例;III类错合8例;拔牙矫治8例,不拔牙矫治37例。1.2矫治目标:在牙齿稳定、美观,咀嚼、语音、吞咽等功能良好的基础上达到下列标准:①上下牙弓排列齐整;②上下牙弓间有正常的牙合接触关系;③上下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牙弓间长度、宽度、高度协调;④牙合曲线正常,下颌运动时无早接触点及牙合干扰;⑤牙弓与颌骨、上下颌骨间的关系协调。1.3矫治前准备:所有病例矫治前均记录年龄、性别,病史、检查所见、诊断等,制定矫治计划;行面部照像,包括正面像,

4、侧面像和口内像,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拍全颌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等。取标准上、下颌石膏模型。1.4操作步骤和方法:所有病例均按照下列基本步骤进行矫治:①排齐牙列,整平牙弓。选择弓丝,如拥挤严重可将多尖牙向远中移动再排齐牙列,修正扭转牙,然后用合适的方丝作一弓丝拴入槽沟,再用0.46mm不锈钢丝弯制辅弓,作适度后倾弯插入颊面管的辅管中,压下辅弓,在切牙间及尖牙远中与主弓丝结扎(栓扎于主弓丝锁槽龈侧);②矫治磨牙关系及关闭拔牙间隙。应用II类或III类牵引,使牙及牙槽相对移动,从而达到磨牙的I类关系;根据治疗的需要,单独先移尖牙向远中,再移切牙向远中,或同时移动6个前牙,并同时前移后

5、牙以关闭牙间隙;③精细调整牙位及咬合关系;④保持。采用固定和活动保持器相结合的保持方法,首选连续戴保持器3个月,然后递减,6个月后完全去除。1.5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与矫治效果、矫治时间的关系以及患者的依从性。1.6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录入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2结果2.1性别与矫治效果的关系:本组44例患者矫正治疗后全部达到矫治目标,矫治成功率100%,男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年龄与矫治时间的关系:矫治6个月,6〜10岁组11例,占68.75%;10〜20岁组15例,占83.33%;20〜28岁3例,占30%。矫治6个月〜1

6、年,6〜10岁组5例,占31.25%,10〜20岁组3例,占16.67%。20〜28岁组4例,占40%。矫治1年以上20〜28岁组3例,占30%o在矫治时间上,10〜20岁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1.3患者依从性:所有患者依从性良好,除矫治第1天咀嚼略感不适外,无一例发生牙周炎等并发症。3讨论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虽然没有离开方丝弓矫治器的基本原理,但在组成材料、附件形式、矫治步骤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固定矫治器。近年来这一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2]。其技术特点主要是:通过弓丝的形变力作用和弓

7、丝的固定与引导作用达到矫治的目的。本组44例应用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错合畸形总体效果令人满意,矫治成功率达100%。而且患者依从性良好,无明显不适和功能受限。在矫治时间上,10〜20岁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与业内公认11〜13周岁是矫治牙颌畸形的最佳时期相符。综上所述,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具有施力稳定、持久,更适合东方人的咬合习惯等优点,而且持续柔和的力量明显减轻了矫治过程的不适;持续轻力滑动技术使正畸效果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付明魁.口腔正畸学[M]•第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