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行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ID:46807188

大小:7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行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_第1页
行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_第2页
行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行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行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行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行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门诊部收治的8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行为疗法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症;行为疗法;针刺疗法;临床观察[屮图分类

2、号]R2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4)10(b)-0098-03单纯性肥胖症(simpleobesity)是体内脂肪储存过多和分布异常的一种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也是导致罹患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的风险因素之一。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机制多与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1],男女均可发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年轻爱美的女性影响尤甚。本研究采用行为疗法配合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探讨其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门诊部收治的80例单纯性

3、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5例,女35例;年龄29〜48岁,平均(34±3)岁;病程2〜12年,平均(3・7±0.5)年。对照组男6例,女34例;年龄28〜49岁,平均(35±2)岁;病程1年〜12年,平均(3.5±0.7)年。两组的年龄、性別、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入选患者均为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形体肥胖,尤以腹部明显,平时活动量少,或有以肢困倦、嗜睡少言等症状,排除继发性肥胖症患者。1.2诊断标准1.2.1理想体重目前较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①理想体重(kg)二

4、身高(cm)-105;②男性理想体重(kg)二[身高(cm)-100]X0.9,女性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X0.85。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20%者为肥胖患者。1.2.2体重指数(BMI)BMI二体重(kg)/身高2(m2),当BMIM28kg/m2时为肥胖,目前判断肥胖的最常用方法就是BMI。1.2.3腰臀比(WHR)腰围是临床上估计患者腹部脂肪过多的最简单和实用的指标,不仅可用于肥胖症的最初评价,而且也是判断治疗过程中减重效果的良好指标。腹部脂肪增加预示危险性因素将存在,同吋使用腰围和BMI可以更好地评估与多种和关慢性疾病的关系。腰

5、臀围的测量方法是测量肋骨下缘至骼前上棘连线中点的径线(腰围)与股骨粗隆水平的径线(臀围),再算出其比值。男性>0.90.女性>0.85为肥胖,此型肥胖多为中央性(乂称腹内型或内脏型)肥胖。1.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选穴,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等经络穴位[2]为主。主要选用穴位为足三里、三阴交、中皖、天枢、大横、丰隆等穴,肠燥便秘加照海、支沟,月经不调加地机、血海等。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取28号、1.5寸毫针,不同的针刺部位,针刺深度不同,一般在0.5-1・2寸么间,针刺得气后留针20min,

6、1次/d,1周后改为3次/周,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行为疗法,从营养、运动、心理等方面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治疗与科学调理,使患者逐步改变易于引起肥胖的因素,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逐渐减轻体重,同吋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1.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笫二届中西医结合肥胖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疗效标准[3],结合实际情况,依据治疗前后的症状、体重、BMI.腰围指标拟定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体重下降>5kg,腰围减少〉10cm,BMI下降2~2・5kg/m2;有效:症状明显减轻,体重下降3

7、~5kg,腰围减少3~10cm,1kg/m2^BMI下降<2kg/m2;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体重下降<3kg,腰围减少〈3cm,BMI下降〈1kg/m2;总有效二显效+有效。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乂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患者的体重、BMK腰围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1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En(%)]与对照组比较,*P〈0・053典型病

8、例患者,女,34岁,自由职业,体重渐增加7年,加重伴心慌气短、活动不便半年。该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