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

走出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

ID:46821992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走出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_第1页
走出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_第2页
走出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_第3页
走出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_第4页
资源描述:

《走出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走出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任春玲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屮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音乐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目前主流的音乐教学辅助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的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运用,认为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必须得使用多媒体,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就等于上了一堂优秀的音乐课,从而走进了多媒体运用的误区。误区之一:喧宾夺主,只图表面热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图文与声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与以前

2、的“一张嘴、一架琴、一台录音机”音斥课手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往往会情不自禁追求表面的新颖和动感而忽略了音乐教学的本质。特别是在遇到上公开课和优质课时,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不管有没有必要,都要做课件。色彩背景、立体文字、三维动画、影视录像应有尽有,看起來课堂上热热闹闹,讣学生大开了眼界,可实际效果却很一般。我们曾听过一节优质课,内容是二年极教材《小红帽》,由于歌曲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把整个教学过程编成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再配上音乐播放,使多媒体课件宛如动画片一样,可视性很强。学生的兴趣调

3、动起来了,但学生的听觉联想却被忽视了,以至于一节课下来,留给学生印象深刻的是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而歌曲的主旋律却不熟悉,这样的音乐课能说是成功么?再如我在教《小动物在唱歌》这首歌时,其中一个班采用了将故事情节用电脑制成连环画的形式,同时加上了动画音乐,形象性和趣味性大增。然而,在让学生进行创编活动时,学生的表现却明显受到了多媒体播放画面的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阻碍了对他们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而在教另一个班时,我转变了教学方式,在导入运用手形的变化模仿动物的形象,并用自己的声音讲了一个简短的童话故事,然后又自然地导入到新歌教学中。这种新颖

4、的形式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把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地集屮到了教师的身上,为音乐主题的进入做了铺垫。由于没有多媒体画面作参照物,学生们放开思维,各进其能,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创编活动非常成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他们的创新精神。误区之二:喜新厌旧,忽视其他媒体计算机是功能十分强大的多媒体,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于是有些教师觉得有了计算机,钢琴、黑板也可以不要了,投影仪也可以不用T,录音机、录象机也都不要了。在他们的眼里计算机就等于无所不能。计算机确实拥有传统教学工具的一切功能,但有必耍让计算机来代替一切么?录象机放录机很方便,把

5、带子往录象机里一塞就好了,为什么非要把录象资料转到计算机屮去呢?计算机转存影视文件要花很多时间,考虑到效率和效益,这时间花的值吗?也有不少教师喜欢把音乐教材上的图片转存到计算机中去。其实直接把图片放到实物投影仪上,不是同样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吗?记得我们在执教《大鹿》一课时,提出的问题是:你听到的这首歌曲中哪一句是重复的?我们是用录音机来让学生欣赏的。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全在耳朵上。如果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制作的动画来听的话,那学生的注意力没在耳朵上而在眼睛上,看到的动物精彩极了,而忽略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再如,在教唱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彝家娃娃真幸福

6、》时,我们是通过录音机的听唱來让学生回答彝家娃娃的服饰是什么样的?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也非常的棒。虽然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但也不能忽视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其他教具。现在许多多媒体教室里没有了黑板,有的教师在公开课屮将教材中的歌曲通过扫描制成课件,通过电脑进行播放,美其名曰:课堂中运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误区之三:音像播放,代替师生互动传统教学模式屮,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地位,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而多媒体的参与使课堂教学增强了主动性,降低了学生的难度。但有的老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教学,从组织教学到

7、基本训练,从新授到巩固都制作成课件,课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新授新歌时,教师悠扬的琴声听不见了,动听的范唱也消失了,而是一边又一边地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反复的看画面,听歌曲。而学生则盯着不断变化的屏幕,把它当成获取知识的老师,这势必将教师和学生均论为计算机的奴隶。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时,首先用课件播放了一首彝族的乐曲《阿细跳月》及画面,然后用课件展示了一组彝族风光的图片,并用课件介绍了彝族的服饰、风土习俗等。而后采用让学生反复看丰富多彩的画面、反复听歌曲并跟唱的形式来学习这首歌曲,整堂课下来,听不到教师动听的琴声和范唱

8、,教学从传统的“人灌”变成现代的“电灌”场面。教师成了计算机的操作员,只关注屏幕、鼠标、键盘,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大削弱了。以上,我们指出了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