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策略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策略

ID:46833931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8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策略_第1页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策略_第2页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策略_第3页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策略_第4页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策略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Poor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ProblemsandAdjustmentStrategyWANGLili(Guangdong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Guangzhou,Guangdong510320)AbstractStudentsmayarisethroughpoorself-perceptionbias,adjustmentdisorders,anxietyandotherpsycholo

2、gicaldifficultieswithdrawnforanalysis,exploringtakecorrectunderstanding,tomakeupforthegap,buildself-confidenceandothercountermeasurestobeadaptedtotherelevantpsychologicalproblems,andeffectivelymentalhealtheducationandcounselingtohelpcollegestudentswithfinancialdiffic

3、ultiestoimprovetheabilityofanti・fmstration,thesuccessfulcompletionoftheirstudies.Keywordspoorstudents;psychologicalproblems;analysis;adjustment1贫困大学生现状与分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平均比例为20%,其中特困生的比例为8%,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的比例甚至超过30%,特困生比例已超过15%。贫困大学生在承受物质贫困的同时,更在思想和心理上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当他

4、们遇到环境、学业、能力挑战、角色、人际关系等的困惑时,就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当今社会所谓的“主流”文化观念和思维模式,造成了贫困生和其他学生群体生活境遇上的差异。经济条件好、品学兼优的学生,会成为褒奖和美誉的对象,各类奖励和资助接踵而至;相反,那些相对脆弱、孤僻、敏感的贫困学牛便遭遇到了诸如责任感缺失、水准低下等多方面的责难。第二,在严峻的现实压力之下,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缺乏止确的口我认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加之个人缺乏调节能力,他们缺乏信心、迷失自我,不敢去追求成功,主观上便采取消极的态度。第三,随

5、着国家助贫资源的日益丰富,贫困生获助机会的逐渐加大,无形中也加剧了贫困生群体与非贫群体之间的疏离与隔膜,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出现边缘化现象。封闭的交际圈子,加上难以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不甘示弱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心理上的烦躁、抑郁、失落和焦虑,陷入孤独的境地。第四,对于部分贫困生来说,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人情冷漠和缺乏关爱对他们的观念、心理和行为习惯都发生着深刻影响,他们在成年之后就会暴露出种种问题,尤其是在职业发展和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同时,在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中,他们也难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2“经济贫

6、困^与“心理贫困"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当中,有一部分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业上和生活上反而取得了比家庭经济良好的学生更好的成绩。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遭遇各种心理困境。这些心理问题涉及学生的学习、交往、情感和人格等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他们,如果他们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疏导、帮助与教育,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等方面的原因,过度的自卑与自我否定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到了大学阶段,人格特质已经基本定型,同吋不良的自我认知也走向极

7、端,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目前,许多研究者特别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并不断进行研究,但当一部分都集屮于对贫困大学生消极的心理特征的分析与描述,这些研究确实起到了相应的积极作用。但有研究者为强调贫困大学生消极的心理特征的严重性,认为贫困大学生往往因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或“精神贫困S并不断强化这种结果。由于当今社会所谓的“主流"文化观念和思维模式,以及严峻的社会竞争压力,消极的心理特征或心理问题并不是贫困生的"专利二这些问题可能人人都有。在大学校园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经研究发现,如果不再使用或淡化“心

8、理贫困'‘或“精神贫困,,这一称谓,而是客观地发现他们身上积极的心理特征或优点并进行积极引导,他们渐渐地就会变得阳光、口信,还会表现出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坚强进取、自立自强等特征,有利于逐渐走出心理困号i。3贫困大学牛心理问题的调适策略3.1端正认识,树立信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