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分析

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分析

ID:46853201

大小:5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8

上传者:U-7604
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分析_第1页
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分析_第2页
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分析_第3页
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分析_第4页
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策略分析摘要:我國在2009年頒佈瞭《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它標志著發展文化產業已經上升到國傢戰略層面。河北省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上應該形成自己的發展特色,即應該整合力量,優化資源,尋求更廣泛的國際合作;人才培育與引進並舉,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可持續發展;註重品牌建設與知識產權保護,努力建設八大強勢文化產業關鍵詞:文化產業;創意;優勢;劣勢;策略中圖分類號:G1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1573(2011)04・0088-03一、文化創意產業的內涵文化創意產業這一概念最早產生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英國,後經由中國臺灣省傳入中國大陸。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傢“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首次在黨和政府的文件中使用這一概念,河北省則在去年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提到瞭重要位置。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理念的不斷傳播和宣傳,其內涵也得到瞭豐富與拓展文化創意產業包含瞭文化、創意、產業三個方面的內容,三者互為依存,相互關聯,又有區別,個體獨立。所謂“文化”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積累並沉淀下來的知識和技能,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即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稱;而“創意則是個體或群體依靠知識與創造技能對文化的轉化與升華;文化底蘊是創意的基礎,產業則是文化的升華和具體體現,沒有文化的創意是無源之水,隻有文化而沒有創意則是緣木求魚,同時,文化和創意本身都不能夠直接變成財富,他們必須經過技術化和產業化的過程,才能夠成為市場上受歡迎的大量商品和服務。文化創意如果沒有發展成為產業,則不可能產生經濟效益。因此,文化創意產業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創意和創新的基點源於豐富的 文化底蘊,通過人為地創意和創新,生產和加工出高科技和智能化的高附加值產品,從而形成規模化生產和有市場潛力的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就是文化+智力(創意)+科技這三者深度結合形成的產業集群,其涵蓋瞭更為廣闊的文化經濟活動。創意源自於文化,但升華瞭文化,文化創意的產業化又使得文化和思想得到瞭市場的承認《河北省文化產業振興規劃(2010-2015年》明確提出瞭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的內容,確立瞭優先發展的八大行業,即重點發展岀版印裝發行、文化旅遊、現代傳媒、文化娛樂及演藝、文化產品生產及銷售、動漫遊戲、民俗節慶及會展、體育休閑健身等。基於河北省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八大產業將會極大地鞏固和提高重點行業對其文化產業的支撐作用二、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優勢和劣勢分析(-)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優勢條件深厚的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燕趙文化資源, 是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優勢條件1.稟賦資源優勢。河北省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稟賦資源優勢明顯,凸顯人傑地靈之特色。源遠流長的泥河灣文化,開創瞭中華文明的新紀元,被專傢學者稱為“人類祖先的東方故鄉”;背依太行、面朝渤海的地緣優勢,使得這塊寶地成為中原''腹裡”及畿輔重地;這裡還是首都北京的“南大門”,是歷代兵傢必爭之咽喉要地,是名人商賈聚集之所,是新思想和現代文化的發祥地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即:環渤海與環京津。河北同北京、天津構成瞭聞名遐扌的“金三角”地帶,與北京、天津形成環京津一小時交通圈。該地區擁有2億人口的消費群體,市場容量占中大陸總量的10%以上,是中國市場容量最大、人才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河北省處於中國第三經濟增長極的核心腹地,環渤海地區正在成為東北亞最活躍的經濟騰飛區,是中“長三角”之後的第三個經濟增長當前,作為增長極的京津兩地,發展起來之後的集聚效應、中心擴散作用和反哺效應正在逐步顯現。“京津冀發展規劃”及"2+8模式”,即打造北京、天津加上河北省8個地級市在內的“京津冀都市圈”,將為河北省的經濟發展註入新的動力2•深厚文化底蘊資源優勢。河北省文化底蘊豐厚,悠久的歷史造就瞭厚重的文化內涵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特色,發展文化產業具有獨一無二的文化資源優勢 燕趙寶地造就瞭一代代在中華文明史上享有盛譽的文化名人--文學巨匠關漢卿、曹雪芹等,再到點燃人類思想與智慧的科學傢荀子、祖沖之等,可以說是燦若群星,不勝枚舉。先輩的文化積淀為我們現代文明的發展打下瞭堅實的基礎,奠定瞭豐厚的精神財富。燕趙的文物古跡更為世人所矚目,且具有富麗堂皇的氣派。這裡有我國文化標志性建築--長城,東起秦皇島山海關老龍頭,西至張傢口大鏡門,萬裡長城的風姿盡收眼底;這裡文化古跡眾多,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直隸總督署等大量的清代文物古跡,堪稱集清文化之大成。在這種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面前,我們發揚著先輩的文化創造精神,一步步腳踏實地創造著現代的文化與文明。河北的民間文化展現瞭河北文化多姿多彩的無窮魅力和人民對文化的創造力。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地方戲曲種類長盛不衰,如:河北梆子、評劇、絲弦、老調等21個地方劇種,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保護,如:井陞拉花、昌黎的秧歌等130多種地方傳統舞蹈,還有唐山皮影、武強年畫、衡水內畫、蔚縣剪紙等數十種特色民間藝術。河北是“河北梆子”的故鄉、評劇的故鄉,河北吳橋是中國雜技的故鄉、世界雜技的搖籃。河北文化建設也取得瞭豐碩成果,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8處,數量居全國第3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70處,位居全國前列;另外還有3項世界文化遺產,"7項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居全國第2位。此外,還有24個“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河北省文藝創作十分活躍,文化市場繁榮發展,對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躍,文化遺產保護成績卓著河北省還是“新中國”的搖籃,近現代中國革命造就瞭河北省文化的主流和亮點。革命聖地西柏坡是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最後一個中央指揮所,現已形成瞭獨具特色的西柏坡文化和西柏坡精神,唐山樂亭李大剑等革命英雄人物更加凸顯瞭燕趙風骨,塑造瞭河北省文化的精神豐碑3.坐擁文化創意人才資源優勢。河北省擁有眾多的大中專院校。截止到2011年4月,河北省在國傢教育部備案的各類普通本科高職院校和獨立學院達到110多所,如果再加上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獨立學院,數量將會更多。這些大中專院校經過不懈的努力,培養瞭一批又一批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將會為河北省的文化產業做出貢獻 河北省在吸引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和分流京津兩地的教育資源,吸引巨大的人才流量,發展真正的大學城、大學園區、高科技孵化園區。在培訓、出版、印刷等傳統文化產業方面,可以利用區位優勢和成本優勢。在嫁接農業、工業、旅遊會展等產業方面,吸引京津文化產業到河北省落戶。在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方面,發揮自己的優勢吸引京津人才,建立特色產業4.經濟實力奠定瞭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的硬件基礎。經過多年的經濟建設,河北省對文化產業和基礎設施有瞭較大投入。目 前,河北省已經擁有瞭一批相當規模的文化企業和較高檔次的文化設施,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體和重要載體,為文化產業發展打下瞭良好的基礎目前,河北省有文化產業企業集團130多傢,這些企業都是投資規模很大或經營收人上千萬元的企業,以130多傢企業為基礎,形成瞭以河北日報集團、河北新華書店集團、河北旅遊集團、河北雜技集團為代表的、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文化企業集團,構建瞭一批由博物館、圖書館、娛樂場館、體育場館、文化館、新華書店、影劇院等構成的較全面的文化設施體系。河北省文化產業關聯性較大的主導產業群是新聞出版業和印刷業,包括報刊業、出版業、印刷業和圖書批發零售業。2006年河北省1.7萬多傢新聞出版單位共完成銷售收入296.31億元,實現利潤16.21億元。在2009年金融危機大背景下,河北省新聞出版業逆勢增長,完成銷售收入500億元。河北省新聞出版產業湧現出瞭一批投資過億元、技術先進的大中型印刷企業,形成瞭多個印刷產業集群。石傢莊、保定、廊坊、唐山4市印刷業呈現瞭“四片一線”集中發展格局,產值占到全省的75%O河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是河北省出版物發行市場上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是“中服務業企業500強”、“河北百強企業”和“河北零售業十強企業”。現下轄"傢市級新華書店、146傢縣級新華書店、43傢經營公司,年銷售額30多億元,年創利稅1億元,總資產超過 36億元,員工總數近7000名。河北日報報業集團以報紙為依托,廣告、發行、印刷三大支柱產業發展迅猛,產業經營活動不斷拓展延伸,是河北省經濟實力最為雄厚的傳媒集團,固定資產總值超過2億元。現擁有"報3刊1網站,報刊期發總量200多萬份,在全名列前茅。《燕趙都市報》更是多次榮登世界日報發行量百強榜(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劣勢分析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也存在弱項,具體表現為:文化產業規模總量偏小,整體實力相對較弱,龍頭企業偏少,對經濟貢獻度較低;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傳統行業比重偏大,新興業態比重偏低;資源利用、開發不夠,同城同業競爭和產業分散經營現象嚴重;文化產業人才匱乏,人才隊伍的創意能力、創新能力和拓展能力較弱等1.外圍環境阻礙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河北省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方面同樣存在著先天性的不足,在政策踐行方面往往起步較慢,用計劃經濟的思維管理文化創意產業,使得文化企業經營缺乏活力;現行文化體制同樣束縛著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行政部門的多頭管理使得文化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結構不合理;文化創意產業相關政策和措施不配套,政策體系不夠完善,在市場準入、財政支持、稅收優惠、工商管理等方面缺乏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等,這些都阻礙著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1.產業基礎薄弱不利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行政事業型文化發展機制及管辦不分的管理體制,嚴重束縛瞭文化創意產業生產力的發展,是文化事業向產業化經營轉換和發展遇到的突出問題。除此之外,河北省的文化創意產業組織形式還處於小規模、 分散化的經營狀態。文化產業規模小、層次低,缺乏競爭力;缺乏總體的行業與區域發展規劃,優勢文化資源的配置和開發能力差,文化資源的浪費,等等,這些薄弱的產業基礎條件也不利於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1.人才缺乏和資金投入不足制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文化科技投入不足,研究開發與創新能力差,文化產品與服務的原創及開發資金投入不足,無法形成良性循環、滾動發展的產業鏈。河北省各類大中專院校雖然有一百多所,但是重點院校不多,外向型專業和外向型人才不多,缺乏原創能力與開發策劃能力。原創能力是衡量文化產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是文化產業的核心產業。文化及其創新需要資金的支持與投入,缺乏資金則影響到產品的轉化和推廣。建立文化產業創新體系,提高原創能力,是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一個根本性問題三、發展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的策略(-)建全機制體制,“做活”、“管好”文化產業做好文化創意產業,理順文化管理體制。文化產業要按產業化組織方式運作和經營,這就要求政府從根本上轉變管理職能,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根本轉變。要把管理重心放在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管上,給予政策指導,把握方向、原則,監管質量、效益,真正形成一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文化行政管理體制。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角色到位但不越位,真正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在經營文化創意產業的理念上,應該正確對待文化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改變“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局面,在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下更快更好地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文化不僅可以搭臺,還可以成為招商引資、打造城市名片的核心資源,可以唱主角、唱足經濟大戲。人們通過市場滿足文化需求,購買優秀文化產品 的人越多,受教育的面就越大,社會效益就越廣泛,經濟效益也就越好。好的文化產品不僅社會影響好,而且群眾樂意消費,其經濟效益也必然可觀,從而真正做到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豐(二)整合力量,資源優化,尋求更廣泛的國際合作文化企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主體,更是全球化競爭的主體。在發展河北省文化創意產業的時候,應該樹立“大文化”的發展觀念,實施以項目招商為突破,以對外交流和區域合作為紐帶,將各種文化要素與不同所有制企業、國內外文化市場相聯結,最大限度地開發文化商機,釋放資源潛能,從而推動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轉變。在廣泛的國際合作中,為文化產品找到更廣闊的市場。向其他國傢學習文化資源轉變成文化產品的技能,以文化產品“走出去”帶動文化企業“走出去”。大力培育對外文化中介機構,開展與跨國文化集團的合資、合作,舉辦旅遊、娛樂、工藝美術、 影視制作、裝潢設計等項目,利用跨國集團的市場體系和網絡系統,在品牌塑造、策劃、推介、包裝、營銷上,著力打造一批富有特色、能代表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的文化品牌,並形成文化產業鏈,帶動河北省文化產業整體發展(三)人才培育與引進並舉,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可持續發展在構建多元化的文化產業人才體系方面,河北省環京津,有近水樓臺的優勢。環京津“一小時”經濟圈使河北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擁有各種人才巨大流量的優勢。這就需要做好人才的疏通與吸引工作,更確切地說,就是要有吸引鳳凰的梧桐樹,要讓河北省的文化特色去吸引那些有創意思想的人。在人才的培養方面,應該形成順暢的引入與培養互動機制,在吸引周邊高端人才的同時,充分發揮河北省的各類大中專院校的人才培養能力,堅持以人力資源開發為重點,利用國內外高校、研究機構、職業學校、大型文化集團、產業基地等平臺,培養具有領先的策劃能力、文化產品創新能力、市場營銷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優秀文化創意人才和市場經營管理人才,造就一支政治過硬、素質高、業務強的文化產業生產、管理和經營人才隊伍註重品牌建設與知識產權保護:力建設八大強勢文化產業整合河北省文化資源,將民營文化企業、省內外及部隊所J文化企業資源納入文化服務和管理體系,培育有競爭力的品牌企業和企業集團。組建一批文化產業大型集團,把河北省出版印刷 發行業、文化旅遊業、現代傳媒業、文化娛樂及演藝業、文化產品生產及銷售業、動漫遊戲業、民俗節慶及會展業、體育休閑健身業等強勢文化產業建設成國內領先、際知名的產業集群,力爭到2015年,文化產業創造的產值在河北省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超過3%,成為河北省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參考文獻:[1]韓國春,董惠芳•河北文化產業發展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4).[2]袁松祿•我國將發展文化產業提升為國傢戰略[N]・人民日報,2009・09・28・[3]李海超,劉化飛•我國創業產業發展現狀及其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4]劉玉珠•政府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中的作用[J].求是,2008,(8)・責任編輯、校對:秦學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