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从“人—地”视角开拓媒介研究的

黄清:《从“人—地”视角开拓媒介研究的

ID:46853758

大小:8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黄清:《从“人—地”视角开拓媒介研究的_第1页
黄清:《从“人—地”视角开拓媒介研究的_第2页
黄清:《从“人—地”视角开拓媒介研究的_第3页
黄清:《从“人—地”视角开拓媒介研究的_第4页
黄清:《从“人—地”视角开拓媒介研究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清:《从“人—地”视角开拓媒介研究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清:《从“人一地”视角开拓媒介研究的新领域——评邵培仁教授〈媒介地理学>》,《中国传媒海外报告》2011年第2期。从“人一地”视角开拓媒介研究的新领域——评邵培仁教授《媒介地理学》黄清(浙江人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生命源口大地,最终复归大地。口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便与周围的地理坏境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地理为人类的生存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源,在此基础上,人类社会循序发展,各类人文地理景观应运而生。从古至今,任何人类社会都依赖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展开各类生产活动:早期的农业文明注重地理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近现代的工业文明关注地理环境与机械制造之间的关联;今夭,21批纪的信息社会

2、则聚焦于地理环境与信息传播之间的联系,而媒介恰好是联接两者的桥梁。因此,从人的根源——地理——出发,邵培仁教授的著作《媒介地理学》为当今的媒介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地理为人类的传播活动提供基础,人类通过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并改造地理。全书分为上、屮、下三编:上编介绍了媒介地理学的基木源流,屮编阐明了媒介地理学的基木概念,下编则分析了媒介地理学的基木问题。按照该书的体系,下文将简要介绍和评述各部分內容。一、渊源:媒介地理学一一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大地的学问,其本质是对“大地的描述”,它描述并分析发生在地球表而上的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

3、及重要的区域类型。%1从地理学的定义中可看出,地理现象其实包括两部分:自然的和人文的。以询,地理学研究主要关注自然现象,而忽视人文现象。近些年来,地理研究的“人文转向”让人们意识到人文景观对地理环境的重要性,由此催生岀“人文地理学”,亦称“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旨在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播方而与环境的关系。%1当然,人类文化的产生、发展与继承祁有赖于传播媒介,媒介的特性受制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同时又会肓接彩响其承载的文化形态。媒介的使用、文化的传播、空间的重构,这一切都需要以人为屮心。因此,基于人文地理学,“媒介地理学从人类、媒介、社会与地理的关系中

4、去研究人,研究人如何在特定的地理和社会坏境中发明媒介、使用媒介和活化媒介,如何口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媒介呈现地理、市视地理或突破地理。”③%1邵培仁、杨丽萍:《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北京,2010),第4页。%1邵培仁、杨丽萍:《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北京,2010),第22页。%1邵培仁、杨丽萍:《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北京,2010),第10页。地理学的核心即描述地球上的一切现象,人文地理学则将描述的重点转为人文现象O媒介地理学实属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继承并发扬了地理学的“描述”木质。媒介地理学视“人”为终极的研究对象。“人”

5、具有双重含义:个体意义上的人和群体意义上的社会。借助媒介,人开始认识口我与社会。首先,人只是客观地描述周围坏境中的现彖(即呈现地理);接着,人开始运用理性反思能力判断周围世界中的是是非非(即市视地理);最后,人逐渐超越既定的限制,试图通过媒介来改造坏境,使Z更适合口己的生活,从mj获取更大的幸福与自由(即突破地理)。在这些过程屮,媒介发挥了重要的屮介作用,成为联通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纽带。二、建构:人用媒介重塑地理中编共有五章内容,分别介绍了媒介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空间、吋间、地方、景观和尺度。其中,“空间”和“时间”作为媒介重塑地理的框架,“尺度”作为其衡量标准;“地方”和“景观”

6、则是媒介重翔地理的具体内容。在地理学研究中,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空间:绝对的空间、相对的空间和比喻的空间。绝对的空间是实际可以测量的空间;相对的空间则是人类感知的空间,它因特定的文化、技术和资源而界;比喻的空间不是真正存在的有空间界限的地理单位。①通常所说的自然地理空间即绝对的空间,它是媒介重塑相对空间和比喻空间的木体。传播内容其实为承载意义的符号,不同类型的媒介借助口身特有的符号特征传播形式迥界的信息,由此直接构建了符号空间(即比喻的空间)。符号空间并非真实存在,它是人们借助媒介所构想出来的,每个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就如同一种比喻关系。媒介所构建的符号空间势必会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而

7、引导人们朝特定的方向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由此间接促成相应形态的社会空间(即和对的空间)。社会空间与内含其中的文化、技术和资源相互制约,不同类型的社会空间既有相似性乂有差界性,因此形成一种相对的关系。简言之,人们通过媒介总接建构了符号空间,并间接塑造了社会空间。然而,新的空间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新媒介技术虽然消除了自然地理的边界,但由于其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相互交织而导致日常生活屮“即时的、碎片化的体验”。②文化首先诞生于符号空间,媒介的传播偏向会促使某种文化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