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含详解)

第2单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含详解)

ID:46908943

大小:9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9

第2单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含详解) _第1页
第2单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含详解) _第2页
第2单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含详解) _第3页
第2单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含详解) _第4页
第2单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含详解) 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单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含详解)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秦国在正式变法之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辩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B.民贵君轻C.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答案 D2.商鞅之死是悲惨的,造成他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商鞅失去了最高统治者的保护B.商鞅变法不符合秦国发展的需要C.商鞅本人刚愎自用得罪了众人D.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解析 

2、商鞅变法触及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他们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下令捕杀商鞅。答案 D63.《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解析 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商鞅威望高、得民心会威胁君权,实质是反对商鞅变法,结合所学可知A项最佳。答案 A4.“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不能说明(  )

3、。A.改革者有时要付出巨大代价B.旧贵族只反对商鞅不反对变法C.商鞅变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秦国新的生产关系已无法动摇解析 秦国的旧贵族反对商鞅变法是因为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所以,他们反对违反他们利益的任何形式的社会变革。答案 B5.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解析 商鞅变法前,秦国的贵族世世代代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他们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商鞅在新法中规定,贵族没有军功不再授爵,这就废除了“世卿世禄

4、制度”,直接损害了贵族的利益。答案 D6.商鞅变法的措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  )。①连坐法的推行 ②轻罪重罚 ③户赋、劳役沉重 ④重农抑商6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A7.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它所产生的历史影响包括(  )。①进一步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 ②促进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③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④使法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解析 商鞅推崇法家思想并在其指导下进行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法家鼓吹严刑峻法,其偏颇导致秦朝的短

5、命而亡。从汉代开始,统治者大力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因此,④叙述不正确。答案 D8.商鞅在被人诬告后,携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呼!为法之弊,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  )。A.推行县制B.法律严酷C.奖励军功D.焚烧诗书解析 旅店拒绝商鞅投宿,是因为害怕被牵连而受到严酷法律的惩治。答案 B9.商鞅变法最为突出的历史局限性在于(  )。A.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法律严酷,激化阶级矛盾C.奖励军功加剧了社会动荡D.推行县制,导致国家分崩离析解

6、析 抑制商品经济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经济政策,在封建社会时期有一定积极作用。奖励军功加强了军事力量,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着积极意义。只有严酷法律,造成暴政,激化阶级矛盾。答案 B6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出怎样的历史信息?试结合有关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4分)(2)材料二中“山无盗贼”和“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跟变法的哪些条款有关?试作简要评述。(6分)(3)

7、材料二中司马迁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否正确?结合史实说明。(4分)解析 第(1)问图一一车四马的战国战车的出现,说明秦国军事装备先进,战斗力强。图二秦人“尚武”明显是实行奖励军功产生的影响。第(2)问,“山无盗贼”,“民怯于私斗”说明社会治安良好,这应是什伍连坐制和轻罪重刑的结果。至于“民勇于公战”同样是奖励军功带来的影响,评述应依据商鞅变法达到这些社会效果的手段展开。第(3)问,从整体而言,司马迁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较为客观的。答案 (1)历史信息:秦军军备先进,战斗力强;人民参战热情高涨。原因:实行军功爵制度,奖励军功,调动了人民参战的

8、热情。(2)①什伍连坐制度、轻罪重刑的实行,形成“山无盗贼”,“民怯于私斗”的局面;奖励军功则导致“民勇于公战”。②评述:这些条款的实行,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强化了民众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严刑峻法也加重了6对人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