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ID:46928667

大小:3.04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30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_第1页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_第2页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_第3页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_第4页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篇章结构概述正文研究进展现状及应用趋势及主要问题结论概述膜分离是一种在某种驱动力的作用下,利用特定膜材料的透过性能,实现对水中的离子、分子和杂质分离的技术。主要分为反渗透(简称RO)、纳滤(简称NF)、微孔过滤(简称MF)、超滤(简称UF)和电渗析(简称ED)、渗透蒸发(简称PV)、液膜分离(简称LM)等。与传统的分离过程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特点和优越性。研究进展现状及应用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微滤利用酶可以与特定病毒相结合的特点,根据电流强度与病毒数量成正比的原理,Soussan等开发了一种新的在线检测MF过程中病毒数量的方法。通过这种新的检测方法发现,膜过滤过程中跨

2、膜压差的波动会引起病毒截留率的变化。由于常规的澄清、过滤设备用作反渗透预处理时,占地面积大、出水水质差且不稳定,本身又需要较复杂的预处理系统,沙中魁等设计将微滤膜和微滤技术用于反渗透的预处理,不仅提高了其进水水质,更延长了反渗透膜的适用寿命。Oh等将吸附技术作为预处理过程与MF膜联合应用处理河水中存在的有机物和病毒,所用的吸附剂为粉末活性炭(PAC),MF膜为陶瓷膜,孔径为0.45μm。试验结果表明,PAC有效的吸附了水中的有机物,后续的MF膜截留了以PAC为核心的颗粒,水中的有机物得以去除。超滤Park等研究了饮用水处理过程中混凝对后续UF的影响,并建议根据原水的特点选取合适的膜,并

3、投加适量的混凝剂,可以有效去除原水中的胶体物质和有害污染物。对于实际水厂,Park等建议使用自动控制投加混凝剂装置。Huck等研究了不同的空床接触时间(5、10、15min)对后续UF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延长空床接触时间能降低原水中的浊度,使UF膜的不可逆污染减轻[7]。李圭白等提出了以超滤为核心技术的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即以第Ⅲ类水源水为原水,先经过安全预氧化(或强化混凝、沉淀),再经过生物活性炭或超滤,最后经过安全消毒,获得优质饮用水。李霞以某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为回用水源,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AF)和超滤(UF)相结合的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能有效去

4、除城市二级处理出水中的浊度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均可达到95%以上,出水水质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补给水的要求。反渗透目前MBR/UF-RO膜技术的主要瓶颈在于运行能耗和膜污染问题,Oda等对长期运行的MBR-RO膜系统进行工艺优化,将HRT从8d缩至5d,并适当降低膜池污泥浓度,结果发现MBR的出水水质未有明显的变化,对后续的RO工艺段也没有影响。陶若虹等在回顾以往的研究中发现,胶体颗粒的富集和无机物的结晶都可以导致反渗透膜的污染,采用牛血清蛋白(BSA)和海藻酸钠代表反渗透进水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发现膜面污染层非常密实,在溶液中化学成分的作用下,有机物和其络合物沉积在膜面,形成厚密的凝胶层,

5、引发了严重的膜污染。纳滤由于NF膜的能耗比RO膜的低,Amy等考察了在降低能耗而不影响截留效果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用NF膜代替RO膜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物。楼民等对纳滤膜处理地下水、地表水和工业废水的最新研究应用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指出对纳滤分离机理的进一步探究、新型纳滤膜开发及其性能的预测和表征等是今后人们对纳滤技术的研究重点。考虑到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赵群英等设计以生化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经实践证明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纳滤反应器使出水COD浓度大幅度降低。趋势及主要问题存在问题研究热点及趋势问题耐久性以及使用寿命问题无机膜的制造和应用成本高膜容易受污染和堵塞热点A研制为某一特定分离过

6、程而设计的膜材料B膜过程的分离能力、经济效益和分离的安全性C降低膜过程的操作费并延长膜的使用寿命D膜技术和其他处理技术联合使用结论是减缓资源、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的新技术提高膜技术的性价比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