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

语文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

ID:46970697

大小:1.68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12-02

语文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_第1页
语文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_第2页
语文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_第3页
语文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_第4页
语文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高考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范围:从选题数量和时代上看,一改过去以唐宋诗词为主的格局,各个时代、诗词曲均有涉及。从近四年的命题情况来看,名家名篇数量有所下降,名家不太出名的佳作和一般诗人的名篇上升。另外诗歌鉴赏中引入名人评点和比较阅读加重的现象同样值得我们高度关注。考查形式:2008年以后,除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省份还保留填空或选择题、采用主客观统一的试题形式外,其他试卷均以简答题为主要的出题形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省在连续几年采用了“填空题+简答题”的考查形式之外,还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所引用的诗词是否符合语境。而湖北省则在通常采用的简

2、答题的考查形式之外,又在“语言表达与运用”部分以续写由诗歌诗句改编成电影镜头的形式,考查了考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这些变化都说明了有加强对诗歌鉴赏考查力度的趋势。1.读名家鉴赏作品,涵咏和体味诗词的妙谛,学写鉴赏文章,真正提升审美鉴赏能力。2.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3.了解不同时代代表诗人的风格及大体流变,不仅做到知人论世,更要因诗入题,以诗解题。4.熟悉各种鉴赏术语、分类标准以及常见诗歌意象的内涵。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

3、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解题时要注意分析这些“形象”的个性特征和象征意义。对诗歌形象的鉴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借助诗歌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意境。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3)借助诗歌形象,体会诗中的哲理。在有些古诗中,作者往往在写景状物中渗透议论说理的成分,从而使读者在接受其形象感染的同时,对其中蕴涵的哲理仔细玩味后心领神会。【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题目。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

4、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解题指导:这种类型题的常见提问方式还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这首诗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等。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做题时首先要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

5、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三要语言简练。然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最后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具体,切忌空洞,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什么样的感伤、为什么而“感伤”。解析:这首诗好在不单单写出了静态的画,而且发挥想象,探索画家心理,给画赋予动态、声响,揭示画外的景与趣。诗人是这样构思的:画面有水,诗人便使水发出潺潺的声响;画上林木纷披、黄叶飘落,诗人便由此想到秋风,添入风声;画中有人抱瓮汲水

6、,诗人马上想到这应该是附近村庄的村民;画中远远的佛寺,又使诗人想到了富有韵味的钟声。这样,诗通过想象,加深形象,给画面以勃勃生气,使诗与画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富有感染力。答案:(1)画面中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2)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二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语言的鉴赏,与一般的文学鉴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的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鉴赏诗歌语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2)分析修辞手法;(3)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例1】阅读

7、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解题指导: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解答: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